【www.cnmengfu.com--毕业鉴定】

新时代市场经济竞争压力较大,使中小型企业发展空间随之紧缩,加之国际企业涌入国门,瓜分市场经济发展资源,徒增中小型企业竞争难度,乡镇企业作为中小型企业类型之一亦面临极大发展考验。其中,财务管理创新作为乡镇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有效路径,可助力乡镇企业优化配置各项发展资源,规避经营风险,在竞争浪潮中崭露头角。本文通过探析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模式,以期提高乡镇企业综合管理质量。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一篇

  为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环境,乡镇企业需从资金结构、融资方式、管理目标、经营战略、风险管控、财务分析等角度出发进行高效管理,在管理工作中创新实践,确保财务管理工作贴合实际,借鉴大型企业、国际企业财务管理经验,加大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研究力度,提高乡镇企业财务工作者创新实践能力,实现新时期乡镇企业发展目标。基于此,为助推乡镇企业稳步发展,立足新经济形势下探析其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必要性、难点及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

  (一)优化财务管理目标

  乡镇企业围绕技术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管理最佳化、知识多元化等发展目标针对财务管理工作予以创新,赋予财务管理目标新内涵,在优化财务管理目标基础上引导乡镇企业朝着技术型、知识型方向转型发展,使乡镇企业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新常态,通过财务管理树立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综合发展意识,使乡镇企业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

  (二)优化融资模式

  融资是乡镇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融资科学高效,才能为乡镇企业建设发展给予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助其打造健康资金链。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乡镇企业可探析更多成本可控、操作便利、效益可观融资方式。例如,树立数字化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领域拓展至互联网内,助力乡镇企业发展数字化融资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获得资金支持,与短期信贷机构合作通过网络及时获得资金,丰富融资模式,支持乡镇企业发展。

  (三)优化资金结构

  乡镇企业通过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可增加资金回笼速率,调整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使乡镇企业资金链更为健康,提高其市场竞争实力。以乡镇物流企业为例,其可以财务管理模式为依托,推行月结客户信用评价风险监测工作体系,针对月结客户回款率、逾期率、经济效益、合作周期等因素进行分析,得出月结客户信誉度,以此为由调整乡镇物流企业与月结客户合同关系,有选择性地发展月结客户,规避客户维系风险,使乡镇企业资金回流速率更快,资金结构更优,助其创新争优良性发展。

  二、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难点

  (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自主性不强

  财务管理是企业主观选择结果,当前仍有许多乡镇企业未能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究其内因源于轻视财务管理,乡镇企业为节约管理开支,减少管理部门,提高决策执行效率,不设立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等部门,无法支持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

  (二)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方式有待调整

  虽然实践是检验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有效性重要手段,但不成熟的财务管理工作容易产生运营阻力,阻滞乡镇企业良性发展,为此需针对创新方式予以调整,旨在控制财务管理工作推行成本,确保达成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创新目标。

  (三)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人才紧缺

  与大型企业相比,乡镇企业规模小,人才吸附力弱,加之缺乏配套人才培育体系予以支持,使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团队综合素养欠佳,无法支持乡镇企业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任务。

  三、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模式

  通过对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难点进行分析可知,乡镇企业未能主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使其管理思想较为陈旧,客观上阻滞财务管理在乡镇企业中的发展,加之创新方式不佳、人才紧缺,使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质量仍有待提升。基于此,乡镇企业需遵循如下创新效应先导性原则,围绕乡镇企业发展实况探析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模式。其一,扩散效应。先推行新型财务管理工作机制的企业将先获利,在利益驱动下相关企业会效仿,使创新型模式随之扩散,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积极借鉴同类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发展经验,累积发展资源进行创新。其二,群聚效应。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在空间、时间维度上存在不均衡性,如南方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率与西部、北方乡镇企业相比较高,在群聚效应背景下地方资源、政策、环境等因素对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有深远影响。其三,更新效应。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有一定生命周期,主要源于乡镇企业经营目的、环境、条件、能力不断发展,其对财务管理工作需求随之转变,为此相关工作模式需积极更新,与乡镇企业发展步态一致,旨在发挥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能效。

  (一)树立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意识

  首先,乡镇企业需加大财务管理研究力度,立足市场经济纵观国内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实况,通过研究累积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经验。其次,乡镇企业需根据自身周期性运营需求制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目标,如绿色效益上涨30%、引入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进入城市市场等目标,在目标指引下做好财务管理创新工作,为发挥财务管理效用奠定基础。最后,立足乡镇企业建立纵向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目标执行体系,引导各个部门及工作者端正财务管理态度,树立自主创新意识,根据工作需求加大创新力度,丰富财务管理工作形式,例如乡镇企业采购部门需在全面预算管理指引下调整采购计划,确保采购与生产、市场推广关系紧密,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继而将财务工作与乡镇企业管理紧密关联在一起,使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质量有效提高。

  (二)调整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方式,提高创新成功概率

  乡镇企业需从自身发展实际出发拓展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寻更优创新模式,助推财务管理工作良性发展。例如,乡镇企业可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将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计划录入其中,通过信息化分析处理,针对乡镇企业投入、产出、风险及发展趋势予以剖析,同时与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对比,使乡镇企业对新型财务管理模式推行可行性有更加系统的见解,为持续调整该模式提供依据。再如,乡镇企业可应用大数据技术,将充斥在乡镇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数据信息存储到一起,运用技术手段挖掘数据信息内涵,结合乡镇企业发展战略调整财务管理工作模式,如加大内部控制力度,拓展全面预算管理范围,合并财务会计报表、管理会计报表等,使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有的放矢,为提高该工作创新质量奠定基础。这就需要乡镇企业建立健全信息化财务管理体系,做好财务数据信息存储、分析、应用工作,提高财务数据信息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为完成相关工作创新任务给予有力支持。

  (三)培养优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人才

  一方面,乡镇企业应扩大人才招募范围,例如与高职院校合作培养岗位型财会人才,助其树立创新意识,提供岗位实训机会,使会计人才素养得以提升。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应健全人才培育机制,推行奖惩、培训等制度,引导在职工作人员提高创新能力,可以根据工作需求灵活运用财务管理知识及技能,同时提高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薪酬待遇,指引工作者制定职业规划,与乡镇企业发展保持同步,继而助力乡镇企业建立优秀财务管理工作团队,解决新时代财务管理工作创新难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质量,其需树立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意识,探寻全新工作模式,调整财务管理工作创新方式,提高创新成功概率,培养优秀乡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人才,继而优化乡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融资模式、资金结构、管理内容,助力乡镇企业增加经济效益,推动乡镇企业管理活动良性发展。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二篇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对信息服务方式和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特别是种养大户、购销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手段及时获取市场行情,降低营销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

  据统计,我市已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家,农村专业合作社60个,农村经营大户近200户。他们既是商品生产者,又是市场经营主体,为了更好地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既需要政府的公益性信息服务,也迫切需要商业性信息服务,因此,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建设对推动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电子商务在我县新农村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1.1 有利于农村中小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

  人世后,农产品市场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的市场正逐渐形成。农产品市场正面临越来越沉重的国内、外同行竞争的压力。因此,农民对农产品信息的了解、交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便于建立新的交易模式

  农业电子商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竞争的必要手段。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模式将被打破。农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使农民可以更贴近市场,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农民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及要求,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从而调节生产与市场矛盾,促进农业贸易的繁荣发展。

  1.3 便于提升市场份额

  农业电子商务突破了传统的空间限制,电子商务可以提供24小时的全天候营业时间,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将产品销售到更远的地方,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将地理范围

  分散的,少量的、单独的农产品交易规模化,另外,交互式的销售方式,使农民能够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稳定的顾客群,从而提升市场份额。

  1.4 便于降低经营成本

  1.4.1 有效降低经营成本 农民在购买生产资料或出售农产品之前,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价格比对,选择最合适的交易者。同时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帮助生产者及时获得管理信息、生产技术。生产者和经营者可以在网上签订种子、化肥及产品的供销合同。农民还可以在网上通过集体采购、招标等手段来降低生产成本。

  1.4.2 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农业电子商务可以减少第三方或中介组织的参与,农民与消费者通过因特网可以直接进行交易,减少中间交易成本。据统计,在传统商务模式下,商品从订货到售出过程中费用约占企业成本的1 8%一20%,部分企业利用电子商务优化供应链后,将该费用比例降低到10%~12%。

  1.4.3 有效降低营销成本 使用互联网广告,其成本要比传统广告媒体节省75%。利用网络向全球发布本地农产品资源信息,宣传、推介本地丰富的优质农产品。同时将本地区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网上农产品超市,不断扩大网上交易规模,逐步引入期货交易,发展“订单式农业”。

  2 我市应用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农业局农技1 10信息中心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信箱平台,为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布各类供求信息,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问题。先后在我市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一站通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等平台发布供求信息3000余条,2014年全市农产品网上交易350个批次,交易额近亿元。

  据了解,我市目前已有73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农民信箱,注册用户达100多户,利用农民信箱发布农产品供求信息2500余条。农业信息网络和农民信箱在农产品交易过程作用日益显现。

  例如,今年3月,矿山企业户董先生因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需要禁止超载运输,原在我市国家矿山开采和运输中需要大量的车辆,通过我市农业信息网发布供应信息很快完成这笔交易。

  又如,4月24日,我市李旗庄镇华夏畜牧养殖场场长通过注册农民信箱,并通过农民信箱搜索到相应的买进信息,主动联系买家顺利完成7000余只奶牛的交易。

  3 如何加快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3.1 电子商务意识是根本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只有使农民、农业企业

  以及相关政府主管部门的管理者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推动农业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3.2 网络发展是关键截至2014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14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14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互联网是农业电子商务和基础。只有为农民提供用的上、用得起的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3 电子商务服务是核心第一、政府类网站主要为电子商务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和管理;第二、综合类网站主要为电子商务提供综合信息和专业化市场信息;第三、专业类网站主要为各类农资、农产品提供专业交易,可以提供网上订购和支付等服务。

  4 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有效的电子商务信息流· 调查分析·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使供需双方的市场信息得到无缝链接。

  4.2 建立安全的现金流农业电子商务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商务活动,其核心内容是信息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支付和交货是最终目的。而网上支付是农业电子商务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此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国际化、信息化、高水平的,被国际认可的支付网关十分重要。

  4.3 建立科学快捷的物流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应对人世后国外农产品对我国农产品的冲击,就必须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

  农业电子商务能够打造新型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对农产品的产供销各环节提供数字化的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在适当的时候建立若干农产品物流中心,增加对农产品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

  4.4 建立统一的农产品标准农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和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的制定的难度,而标准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个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比对,就没有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因此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4.5 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面对虚拟化电子商务市场,农村用户尚不具备高深的判断能力,所以农业电子商务能直接体现信用值,这对于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将起决定性的作用,用信用标识让农村用户直接识别企业的电子商务信用;用信星积分,表明信息本身的信用程度;用信星工具,为企业提供了评估、信用等级的工具。

  乡镇企业管理毕业论文三篇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而支撑企业科技创新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员工素质。企业发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也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这是社会经济发展大背景下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现代企业发展必须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企业制度如何能够得以贯彻落实,贯彻落实的效果如何,除了必要的企业体制机制来维系外,还是要靠员工的素质作为基础性保障。由此看来,现代企业员工素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员工素质问题是现代企业实行以人为本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此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企业员工素质构成情况,认真分析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潜在影响和适合企业发展的员工必备基本素质,并深入探讨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调查的意义在于在社会普遍倡导的低碳转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深入研究怎样建立一种适宜的企业管理体制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使得员工素质现状完全能够适应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这对于企业实现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企业员工素质结构能否推动企业产业调整进行仔细调查和深入研究,是促进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调查的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查我们是以张家港市飞浪泵阀有限公司为目标,在公司管理人员和车间技术人员、车间普通员工中展开。具体调查对象拟定为企业高层一人,企业中层、普通员工按照实有数量20%的比例进行抽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数据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素质状况,我们将调查对象根据年龄、职务、学历、阅历等差异进行了细致划分,调查范围确定在企业办公室和车间两个区域。

  三、调查的方法

  调查分为询问和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对企业基本情况我们采取询问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方法进行核实,询问方式在我们首先确定了调查问题的基础上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对员工素质情况调查我们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所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围绕员工素质展开,选择与员工素质发展和提升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统计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进行分析论证,进一步进行归纳总结,从提炼企业员工素质现状上,分析现代企业发展员工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深入思考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的相互关系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四、调查对象概况及调查内容

  为了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和工作阅历的员工有个全面细致地调查,我们将调查对象和调查范围尽量扩大,并抽查具有代表性的来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涵盖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车间员工,年龄在20岁——55岁之间,学历包括初中以上的本科、专科和高中毕业生。工作经历在2年——20年不等。调查内容不但包括企业生产规模、员工结构构成、生产技术情况、生产设备使用状况和产品研发等项内容,同时也包括对公司发展目标、企业文化、生产环境的看法和对自身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工作态度、工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

  五、调查分析

  企业情况概述:经对企业管理者和各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调查,了解到企业大致情况是,飞浪泵阀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1.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000万元,现有员工202人,中层干部6人,后勤人员(包括车间主任在内24人),本科毕业职工3人,大专毕业职工15人,专业技术人员30名。中层干部年收入在5万左右,职工年收入在3-4万左右。企业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计算机管理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对材料配有齐全的检测设备,水力性能配有国家B级电脑测试台,具有年生产2000台泵,各种材质合金钢铸件1500吨的生产能力。是国内技术先进、设备齐全的化工耐腐蚀泵各种耐腐蚀合金铸件专业生产企业,企业通过ISO9001:2000认证,合金材料通过德国莱茵公司PED、AD2000认证。发放问卷情况:经对企业人员的组成结构分析,我们调查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1人,中层管理人员2人和员工39人,其中包括大专以上学历者4人,技术人员6人。发放调查问卷45份,收回42份,有效调查问卷42份。调查结果综述:经飞浪泵阀有限公司员工素质调查统计结果分析,企业员工对企业了解上比较片面,对企业发展目标的了解只局限于管理人员,有83%的员工不知道企业目标和发展方向,近40%的员工对企业文化没有认识,对企业信誉和外部形象普遍认同,认为很好或较好的员工达到72%。员工对企业生产管理环境的评价存在较大差异,合理化建议采纳情况有40%的员工认为较差,对上下级沟通情况普遍认为一般或较好,工作精神和适应企业心理上绝大部分员工认为很好。员工对自身评价上74%觉得工作上没有明确目标或计划,普遍认为要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认为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适应企业目前所需,半数以上员工没有具体提升自身素质的规划。对于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关系的认识上,对企业评优活动参与度不高,普遍认为员工素质对企业发展的适应性一般,88%的员工认为企业对员工素质的专业化培训程度较差。调查结果分析:经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企业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首先是思想教育弱化导致员工对提高素质的意识不高。从员工对企业情况的了解来看,只是通过企业所表现的外部形象上加以直观的判断,只对企业形象有了概括性地了解,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只有极少数中高层管理人员知道,可见企业文化宣传和员工思想教育没有与企业发展现状同步,因此导致员工在个人目标规划和服务企业发展大局上缺乏计划性,没有确定自身素质提高的长远目标和方向,进而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不强。其次是培训机制欠缺导致员工对提高素质的途径狭窄。企业由于一味地注重生产和效益,对员工素质培训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体制机制的支撑。因此,绝大多数的员工认为企业没有为员工提供素质培训和教育的平台,没有接受素质培训所必须的机会和过程,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生产工作中,根本没有持续提高素质的时间和条件。

  六、对策及建议

  要想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持续提高员工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产业优化升级的现代企业,在员工素质的要求上逐渐向专业化和复合型人才上发展。员工的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综合分析现代企业用工现状,现代企业员工要想适应这种发展需求,必须具备这样几点基本素质。

  1.思想素质。

  衡量员工素质多从“德能勤绩”上进行综合考核,将思想品德指标列在首位,这是每一个企业评价员工的基本要素。俗话说“先做人、后做事”,只有首先学会如何为人处事,才能够真正融入企业团队、融入到企业大家庭中来。才能够形成企业生产合力,营造出和谐的企业生产经营氛围。员工的思想素质直接决定了员工能否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而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则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精神动力和文化内涵。思想决定行动,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员工才能够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严格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按时保质完成本职工作,齐心合力维护企业经营利益,进而推动企业的不断发展。

  2.专业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只有具备充足的专业力量,才能够不断研发新的产品来满足客户需求,在抢占市场份额中获得经济效益,完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员工的专业素质也是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打造企业品牌和树立企业市场形象的重要武器。现代企业要实现长足经营和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并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员工队伍。无论是在企业管理、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和战略经营上,都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作为支撑。企业管理人员应具备企业管理专业的素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应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及时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保障企业有序经营和持续发展。反之,如果不具备企业运营所需的专业素质,势必会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生产设备利用率低、高耗而事故频发等影响生产经营的不利因素。

  3.创新素质。

  创新是现代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手段和策略,现代企业需要员工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因为只有具备这种敢作敢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才能够实现企业管理、技术革新、生产设备、产品升级等不断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才能使得企业在自主经营和引进高科技上不断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攀升。创新不同于蛮干,它是在理智思索前提下的大胆探索,具备了这种素质,才能够使得员工从自身上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方向,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继而实现自身的突破。创新精神在现代企业竞争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大胆开拓中抢占先机、把握时机,才能使企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现代企业管理倡导“以人为本”,人才是促动企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根本,而人的根本说到底就是素质问题。由此看来,员工素质就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而企业发展又会反过来促动员工素质的提高。员工素质与企业发展是互为前提,相辅相成的,没有员工素质作为前提的企业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企业发展作为前提的员工素质便是无本之末。

  七、四项员工素质提升和人才开发原则

  1.广开门路纳才。

  企业要积极走进各类高级人才市场和高等院校参加各种人才对话招聘活动,通过签订育才、引才协议,解决了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问题。同时通过经济合作、设立人才网站等多种渠道招引人才。

  2.多元培训育才。

  要建立并完善企业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建立起岗前培训、在职培训、脱产培训与自我开发于一体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开发系统,采取各种人才开发方式组建内部培训机构,为技能人才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充分利用高校师资培育企业人才,为人才的培养搭建起广阔的平台。

  3.营造环境留才。

  要深入推行“以感情、事业、待遇、文化留人”的留才策略,通过领导定期慰问、建立职工之家、办好员工食堂、组织周末活动及文娱大奖赛、文体比赛等,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做到以感情留人;帮助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使人才有一种事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从而产生一种“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责任感和归属感,做到以事业留人;不断改革薪酬制度,实行带薪休假,推行全员参保,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做到以待遇留人;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以文化留人。

  4.完善机制用才。

  要坚持“贤者居上,智者居侧,能者居中,功者居前”的用人原则,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机构能设能撤,收入能高能低”的“四能”用人机制。通过为员工设计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结合绩效考评、教育培训、轮岗锻炼等制度的实施,创造出一种良好的用才环境和良性的竞争激励机制。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与使用体系。通过这样的企业人才开发战略,走出员工素质和企业发展实现互补双赢的创新经营之路。现代企业发展与员工素质提升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来增加活力和动力,而员工素质更需要企业发展作为后盾和支撑。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qiuzhiwendang/6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