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综合资料】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型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措施,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

  【摘 要】企业精细化管理,是中国经济由粗放型发展转型到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需要充分认识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措施,处理好精细化管理中的各种关系,才能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目标;措施;关系

  现代企业管理学认为,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从法制管理走向文化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是企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运用现代精细化管理替代粗放式的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电力管理部门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何引入精细化管理这一崭新理念并使其开花结果,已成为企业管理创新一个重要课题。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精细化管理是企业以先进的理念、细化的管理、明确的目标,通过深化管理、内部挖潜、堵塞漏洞等措施,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实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利润,进而使企业达到又好又快发展。推行精细化管理,对于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企业持续和谐发展。首先在企业内部,随着企业的发展,总是会产生部分职工为维护既得利益存有陈旧的思想观念,习惯于原管理的方式,制约着企业的创新和发展。其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生产与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由于管理的人的意识达不到管理进一步优化的需要等等,而精细化管理的推行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必须加强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管理意识,致使不断地推动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2.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执行能力。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团队的执行能力,没有协作配合,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能够把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全面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上来,进一步提高公司凝聚力、战斗力和竞争力。

  3.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针对目前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企业更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要素的控制,落实责任、量化细节、加强监督,使各项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在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企业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1.要抓好班组管理。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其重点是车间班组的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一是提升班组职工的职业素质。首先要有职工培训规划,尤其是班组长的培训尤其重要。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对生产岗位一线员工,按照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水平考试和岗位综合能力评价。在一线员工的考试与考核中要有针对性、需要性的进行,鼓励职工参加主动参加相关专业技术的深入学习和注册考试,并以此为平台提高人员层次,储备高级人才。二是优化工作流程,精简工作内容,落实岗位责任。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班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研究,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优化工作质量。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推行岗位责任制,按照分工负责不同制定岗位工作目标,定期进行考核,提高工作积极性。三是提升企业形象。引导职工转变观念,树立企业文化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努力维护企业形象、践行企业规划目标。

  2.强化在落实。由于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全员、全面、全过程地整体推进,做到“责任、制度、监督”三个统一。一是设定分工负责制。即要求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节点都必须有人负责。二是重视企业规章制度的建设。实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有制度可循、有标准可查,当责任得到落实、细节得以量化后,工作人员必将面临细节量化后,操作所需要的规范流程和执行标准问题。如果“细”的流程不规范,那么“精”的要求就无法达到。如果工作无章可循,必然导致执行标准的缺失,而执行标准的缺失还将引起评价标准的模糊,进而会使整体工作质量不断削弱。因此,“制度建设”是实现“以过程控制确保整体质量”的基本要求。三是凡事有人监督。即要求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有人检查、有人监督,这是监督主体对责任主体的必要补充和促进。监督检查可以降低责任主体工作质量不合格而带来的负面影响,激发责任主体的责任意识和精品意识,对于确保整个工作质量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责任、制度、监督到位,才能保障各项精细化管理措施的落实。

  3.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益。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最终目标为增加企业收益了利润,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质量和工资水平。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取得应该让职工看到实际的变化,在企业管理中,确立职工的自我约束意识,主动执行的 能力,往往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功效。让职工切实看到企业管理的效益、享受到精细化管理的成果,相关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将会顺利进行。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

  为了使企业精细化管理更加符合实际需要,必须要妥善处理好“两个关系”。

  1.妥善处理好细节与整体的关系。企业精细化管理必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片面地追求细节往往会陷入为细节而细节的误区,很可能会因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导致整体工作水平下降或工作效率低下,甚至还有可能造成企业发展战略的迷失。因此,实施精细化管理必须要细节和整体“两手抓”,而且必须“两手都要硬”。

  2.要处理好精细化标准与企业员工实际技术水平的关系。精细化管理“精”到什么标准、“细”到什么程度,必须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来确定。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好细节质量与整体效果的统筹关系,就很难达到精细化管理与企业整体工作水平的同步提升。对于油田电力企业精细化管理而言,处理好细节与整体的关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一个内在需求;而处理好精细程度与企业实际和员工技术业务水平的关系,则是企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文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是以最经济的教学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达到以师生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管理方式。为此,我校树立了“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的管理理念,力求在教学管理中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

  教学因精细化而精彩

  1.将精细化管理意识渗透到教学常规的细节之中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于此,我校早于2003年就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以更好地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优质办学。伴随着精细化时代的到来,我们感悟到“教学管理无小事”,一切工作必须从细节入手,才能推动教学管理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感悟到精细化的教学常规管理是成就高质量教育的重要保证。为让更“精”、更“细”做好工作的意识渗透到教师生活的每个细节中,我校坚持从要求抓起、从规范抓起。学校根据现状,修改制定了“教师行为规范50条”,从课堂教学、教师教研到学生管理、学生质量,再一次细化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例如,上课时间还没到,当两分钟预备铃响起时,所有的上课教师都已来到教室,整理一下着装,理一理思路,酝酿一下情绪。铃声一响,教师便与学生一起步入学习的情境。有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少了维持秩序的程序,课堂教学更有效率了。作为教学精细化管理措施的一种,“候课”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教学习惯。

  2.以“四坚持”为依托,推进教学精细化管理

  一是坚持教学情况跟踪检查制度。教学干部、学科大组长每月一次、同年级教师每两周一次,查阅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常规的执行情况。

  二是坚持校级教师教材分析交流活动。为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本领,引领教师把握教材体系,我校连续两个学期开展了全校教师参与的教材分析交流活动。教师就全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单元知识的生长点、教学中的重难点等内容,以表格等形式进行了分析交流。教材分析交流活动达到了引导和促进的作用,是校本教研的一种新尝试。

  三是坚持集体备课制度。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集体备课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法、学法、教学构思、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顺序为:当主备人介绍自己的教学构思时,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修改。主备人在集体议课、说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整理,形成规范的教学设计。每位教师在教学结束后,捕捉教学中最深刻、最难忘的亮点或不足进行反思,再次修改教案,形成本教研组的精品教案。

  四是坚持青年教师培养制度。针对我校部分年轻教师工作年限短,教学经验不足,课堂上灵活驾驭和有效引导的教学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等现状,我们开展了培养青年教师三个“一点”活动。

  “学一点,提高素质”。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使自己具备渊博的学识,广阔的知识视野,方可居高临下、游刃有余。为此,学校已连续几年坚持校长赠书活动,目的是引导年轻教师向书本学,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陶冶自己的情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接纳和吸收一切有用的新知识,不断地改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向名家学习,聆听专家的讲座,是通向成功的一条捷径。为此,学校本着“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的教学管理思路,开展了专家引领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实现了教师与新课程对话、与专家对话、与同伴对话、与学生对话的对话文化,使大家在倾听、陈述、实践、反思中,共享经验,共赢收获,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促进了教学行为与先进理念的尽快跟进。

  “用一点,培养能力”。学校要求教师用自己学到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思索,使理论与实践真正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自己独有的教育教学方法。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活动,如,组织教学展示课、青年教师沙龙论坛、跨校联聘、课堂教学每周半日开放、同龄教师教学竞技等实践活动。2005年,学校开展了校级骨干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经过学校评审小组硬件审核、集体听课、专家任评委的答辩考核等环节,校级骨干、优秀教师脱颖而出,活动的开展,既是考核又是培训,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师教学中的现实问题,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写一点,学会研究”。最好的发展莫过于自主发展,最有效的培育莫过于自我培育。基于此种认识,我校精心设置了《呼家楼中心小学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意在激活教师内驱力,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在思考中持续改进。档案每学期一册,分学期栏目和月栏目:学期栏目中,前设“个人素质与业务水平的自我发展阶段性目标、个人优势劣势分析、自我要求、本学期力争有所改进的工作”等内容,后设“学生家长评议、学校寄语、学期考核评价结果”等内容;月栏目中,设“本月阅读书目文章、最有感触的学习记录、学习与工作中的思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措施、成功之处的自我赞赏”等内容。《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记下了教师自我提升的愿望,也记下了他们自我培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调控的坚实足迹,借助这条小径,教师们正在努力走向日趋完美的教学行为。

  质量因精细化而提升

  精细化管理最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优质办学。为此,我校树立了“教学质量生命线”意识,提出了“对学生成长负责,让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办学理念。对教学质量的评价,重结果,更重过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意识,注重过程评价

  学校构建了三级质量监控网络:

  一级监控:学校监控。目的是及时了解教师常规工作的落实,调研制约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以更有效地监控教师常态课教学质量状况。

  二级监控:年级组、教研组监控。内容涉及年级组的备课活动,由年级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不少于两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由年级组长牵头,汇总各班学困生名单,定期(每月一次)测查基础知识,对本年级学困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教研组长定期(每月一次)检查教师备课、批改作业和学生改正作业的情况,及时反馈;以年级组为单位做好单元检测。

  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加强课后反思。养成课后思得、思失、思改的习惯,成长为一名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学校定期由科研室的教师翻阅、批改教师的案例反思,指导教师把事例转变为案例,并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从而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提升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从个别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从而指导实践;做好每一节课的自我监控,思考设计每节课教学效果检测题。

  2.建立学优生与学困生并重的监控机制

  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学困生档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施以更为有效的改进办法。教师们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向他们传递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在全校范围内总结推广学优生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并编印成册。我们还尝试了建立星级服务制,聘优秀学生为导师,在前期总结的良好学习方法中,得到本年级段同学的认可,即为三星级导师,任务是指导一名需要帮助的同学,与学校课题组教师签订协议书,经过考核合格后晋级;四星级导师带两名需要帮助的同学;并聘为学校课题组成员;晋级到五星级的导师,将荣获星级导师的荣誉称号。

  3.全面推行教学“行政会诊制度”

  一走进: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每周半天深入一个教研组,按不同需求、不同形式进行诊断,如目标式诊断、主题式诊断与综合性诊断、分类性诊断相结合的不同内容的诊断,使每次诊断的目的性更明确,重点更突出。通过听教研组的两节研究课(是组内本学期研究专题的一种体现),看教师备课、学生作业、教研组活动记录、组内学习交流材料、组内备课作业自查互查,以及组内对学困生监控状况等显现教研组教学研究痕迹的文字性材料。

  二调研:学校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通过看课堂,查材料,访学生,全面诊断教研组的整体教研状况,以求更周密、更精细地了解教师,感受教研的困惑,帮助被诊断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课堂,找到问题,减少“无效教学”;帮助教研组寻求多种教研途径方法,丰富活动内容,提升自我研究能力,提高教研实效性。

  三反馈:在整体调研、汇总的基础上,再次集体走进教研组,进行调研反馈。让教师们感受到学校的每一次会诊真正在关注课堂、关注每个师生、关注每个教研组、关注每个教学细节。

  精细的态度和方法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和保证,放弃细节的管理就等于放弃管理的全部,只有过程管理的细致到位,才有最终结果的完美无缺。

  精细化管理三大原则 浅谈企业精细化管理

  所谓整体思考、系统解决是指精细化管理工作在企业的开展要从企业整体的角度来看到,精细化不是某一岗位、某一部门或者某一事件要实现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也不是只有某些人需要和参与,这是需要企业全体成员参与的一项工作,是整个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企业整体的工作需要精细化。精细化管理不像某些人理解的就是搞好细节那么简单,精细化管理谋求解决的是企业整体工作质量在个体的工作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的提高,同时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要靠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建立、完善和改进来进行。

  整体思考、系统解决的原则是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首先要明确的,因为这是一项由上推动,上下结合的企业活动。这一原则要求管理者对发生在员工身上的问题要有全面思考,不能只就事论事,要以精细化管理的ORTCC理论模型从五个子系统构成的大系统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企业管理中常常谈到的执行力问题、安全生产问题都可以从目标建立、科学分解、规则体系,尤其是流程和程序文件的完善、培训系统的科学设置与培训实施、绩效考核检查体系的完备、企业文化范围的营造来思考和解决。

  企业要实现管理持续改善的思考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发现点的问题,寻求面的解决;

  问题出在岗位,答案藏在流程;

  岗位阻截流程,操作培训缺位;

  员工训练无效,团队文化之过。

  简单地说,发生在员工身上的问题,解决方案要从整个企业的角度来寻找,不是仅仅处理一个个案就行了,要使以后类似问题得到全面解决。问题发生在员工身上,解决方案却要从流程和程序的建立来实现。如果已经有流程和程序了仍然还在发生问题,作为管理者这时候应该检讨企业的培训有无问题,比如给员工的培训时间是否充分、培训手段是否科学、技能是否符合岗位需要等,如果企业为员工做的培训符合岗位要求,管理者就需要考虑自己的企业文化是否为员工真正认同。因此,某个小问题的解决可能需要从系统和整体才能处理。

  许多管理者习惯于发现问题责难下属。戴明说过“优秀的管理者对管理事故的第一反应是检讨系统责任而不是针对员工本身”, 所以戴明博士喜欢用系统控制图来检讨管理的失误,这无非是教育和提醒管理者关注系统错误,不必拘泥于单个员工的失误。殊途同归,日本的狩野博士也发明了解决现场问题的“深耕法”,俗称“打破砂锅问到底”,认为主管除了要解决当前问题之外,还需要分析发掘问题背后的问题,这就需要掌握有效的分析方法—“深耕法”。

  下面我们就用整体思考、系统解决的原则和精细化管理ORTCC的理论模型来看待和解决某机场安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某机场行李拖车在行驶过程中,拖车与挂带的拖斗造成分离,拖斗偏转滑行挂碰某飞机发动机。经调查发现,问题的发生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搬运人员使用了错误的拖斗连接销杆。错误的拖斗连接销杆使事发拖斗间连接销杆与车型不匹配,连接销杆与拖斗接耳、挂环间有较大间隙,未能形成可靠的连接,在行李牵引车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路面颠簸及振动的影响,拖斗挂环从接耳与销杆的空隙中脱出,拖斗与行李牵引车脱离失控。

  其二,拖斗刹车系统存在严重故障。由于左前轮刹车构件缺失,完全丧失刹车功能,因此右前轮刹车只具有一定的刹车效果,造成拖斗与拖车分离失控后无法依靠自身刹车系统有效减缓拖斗滑行速度。除此之外,左右前轮形成差动刹车,导致拖斗偏离直线滑行路线,向右侧偏移行车道,冲向飞机右侧发动机。

  其三,公司没有建立系统的拖斗日常维护工作机制。由于缺乏完善的工作制度和程序,不能对拖斗的日常运行故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监控,部分拖斗带有重大安全故障运行,为事件的发生埋下安全隐患。  其四,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不明确。由于公司运行手册对拖斗运行过程中涉及安全问题的关键环节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和详细的工作流程,员工在工作中安全意识不强,工作随意性大。

  其五,安全投入不足。调查证实,公司航班运力与拖斗数量的实际保障能力存在较大矛盾,正常状态的车辆数量不足,容易导致带故障拖斗运行的情况。

  作为管理者该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一事件呢?

  首先,从技术上解决这一问题并不难,只要我们从管理的角度来解决:

  明确行李拖车员的岗位工作目标;

  制定行李拖车员岗位工作手册,尤其是要明确其工作程序中的步骤和标准,使其将拖车安全检查作为工作中的一个必需的步骤;

  对行李拖车员岗位进行岗位培训,使他们完全掌握行李拖车员的工作技能和工作要求,并使用《运行检查表》之类的工具确保工作质量;

  对行李拖车员岗位建立日常检查和考核机制,确保他们按照工作要求开展工作;

  营造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的现场文化,使行李拖车员及机场现场工作的员工队伍从内心认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因此,实施管理持续改善要遵循的第一个原则就是整体思考、系统解决。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也好,开展安全生产也好,提高执行力也好,都以此原则为统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管理才能真正得到改善。

  其实,从更大的范围来思考的话,精细化管理的ORTCC模型本身就是管理问题的一个系统解决工具。应用这一解决工具来处理管理中的问题会更系统、更全面、更科学,成效也一定更显著。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ziliaodaquan/3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