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总结报告】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之际,社会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时光荏苒,一个学期工作已经结束,一学期以来,我校教师牢记新时期肩负使命,在“千年大计教育先行”新形势、新理念引领下,加紧政治、业务学习,以提升师德水平,提高业务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认真抓好学校各项工作,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教师队伍

  本学期,我校两名教师产假,两名代课教师离岗,又有4名教师入职,加上原来的5名代课教师,学校现有代课教师9人,他们缺乏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家长也对他们不信任,持有怀疑态度。学校一方面通过家访和家长会取得家长信任。另一方面召开会议,研究新教师培训策略。学期初教研组长组织本教研组教师听课、作课、磨课,使教师熟悉了课堂教学,头脑中对所任学科学科教学有初步认识。之后,大家又结合中心校的教研活动开展本校的“同课异构”活动,上岗教师和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共上一节课,之后,找差距和不足,学习好的经验,运用到自己教学实践当中去。几个活动之后,几位老师的专业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一直认为教学成绩是学校发展的根本。我们依托教研室三本两册,结合中心校的集体单元主题备课活动开展教科研工作。每学期按照中心校的主题进行个人学习和学校的集体学习,学校确定子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我校教学研究活动基本上是以课例为载体,观摩名师优秀课例,骨干教师上示范课,代课教师听课、上过关课,同课异构等形式反复打磨课堂,争取共同进步。

  二、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为了改善校园环境,为师生创造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年初,我们严格落实《校园环境整治方案》,学校卫生、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楼道文化建设中,三层楼层分别以文明礼仪、励志勤学和立志报国为主题设计了四仪八礼和成语故事。楼梯两侧分别是习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寄语为主题。“从小学做人从小学立志从小学创造”和“勇于有梦敢于追梦勤于圆梦”。以此激励孩子们不忘总书记重托,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学习,做勤奋学习的小学生,做文明守礼的雄安人。从安全角度着想,我们分散着把学生的作品布置在了楼梯两侧,每月进行更换。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学校的三风一训、发展愿景等在校园文化布置中也有体现。通过师生共同努力,我校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

  三、开展各种活动努力创建充满生机的校园

  “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我校坚持创新德育途径,主要是通过主题班会、校级活动,国旗下讲话这些阵地完成,今年开学后我们各班开展了《清明追思》《讲文明守礼仪》《有话好好说》《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你好新时代》等主题活动。学校还结合各个时间节点统一开展活动,植树节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走进秀林》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清明节组织五六年级参加烈士墓祭扫活动,组织开展《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的读书展示活动和六一入队仪式及文艺汇演活动。我校积极参加县教育局、县妇联组织的亲子诵读活动,教师和学生诵读的《时刻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国旗下讲话是我德育工作亮点,每周一升旗仪式上,大家唱国歌、行队礼、目送国旗冉冉升起,相信这一时刻,师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一起被激发出来了,国旗下师生讲话,光荣时刻颁奖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向榜样学习、看齐的上进心。通过努力,我们的花语广播站也日趋成熟,栏目也越来越丰富。总之,通过各种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做文明守礼,有责任担当的雄安小主人。

  学校去年年底开始筹划创建社团,今年我们的英语初、中级社团,尖尖角社团(硬笔书法),瑜伽、手工、棋类、简笔画、珠算、诵读、计算机和乒乓社团开始活动,每当这时候孩子进入自己的社团开始自己喜欢的活动,个个神采飞扬。现在我们学校挂牌的社团有“尖尖角、爱珠算和爱乒乓“三个社团。我们也有计划把这三个社团通过努力打造成精品社团。

  四、打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校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全体教师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并签订“安全责任书”,上好安全知识教育课,组织了消防疏散演练活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护本领。学校邀请司法所人员来我校进行法制宣讲教育活动,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增强家长安全意识,提醒家长履行监管责任,将防止溺水事故的有关事项告知家长,建立家校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本学期,我校还制定了《课间安全管理方案》,加强课间值班,做安全无小事,时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的良好局面。

  强化安全检查,及时整治整改。开展常规检查。新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对教室、办公室、微机室、阅览室、实验室、大门、围墙、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实行日排查,月汇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整改。一系列的安全工作保证了校园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我是一名有十年教龄的教师,长期在农村工作。非常渴望得到名师的引领,渴望能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享受教育的幸福。

  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如春风化雨滋润了我们农村教师的心田,也如点点灯光照亮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当我在暑期拿到一大叠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崭新的学习资料时,顿感无比的清新和喜悦,在炎热的暑假空闲,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这些书籍,当我读完《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一书中《做一个有奋斗感的老师》这篇文章时,更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是啊,我们的教师需要的就是这样的教育信念,这样的教育理想。于是,我欣然坐到电脑前,写下了《农村教师素质工程提升》中的第一篇学习心得,以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当我在认真学习精彩的教学案例、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评价时,深感自己当前教学水平的低下,教学能力的薄弱,而当这一些精湛的教学设计、理论等都在暑期的最后几天由我县的名师、学科带头人亲临指导时,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学习的快乐,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许多一直困绕我的难题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对我们怎样做教师,怎样有效地展开教育教学工作又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和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学习,我接触到了很多新的名词。教育信息化就是其中的一个。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包括教育观念、教育组织、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技术、教育评价、教育环境等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教育信息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计算机化或网络化,而是一个关系到整个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使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能够培养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从教育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教育信息化是一个渐进的社会过程,是一个适应性社会过程,它意味着一定要与传统的教育形态发生作用,它的性质决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及如何适应环境。

  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会自然而然地创造教育奇迹,它可能促进教育革新,也可能强化传统教育,因为任何技术的社会作用都取决于它的使用者。教育信息化还是网络化、智能化的统一。教育信息化要求创设教育信息贮存、处理和传递的教育信息环境。它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教育信息化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大量有用的教育信息资源。从素质教育的观点看,能够接受终身教育观念并躬行终身教育实践的人,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里自发产生,而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功实施素质教育的结果。也就是说,只有贯彻了素质教育思想的学校,才能向社会输送处于求知未完成状态的、有着极强继续教育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人。

  教一篇课文,我们可以把有关这篇课文的研究资料提供给学生,出示若干讨论题,让学生任选一题写出心得,看看学生能否根据资料来证明观点,能否对自己提出的看法多方面地寻找同一性质的论据,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这些都是创造的根基、创造的素质。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探索、总结、学习、创新出一套先进的、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可以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比如在教诗歌散文时,可以借助配乐欣赏,在欣赏配乐朗读中,学生们受到了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和理的启迪,不但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而且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以情为线索,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表现主题的写作特点。总之,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就得先创新,先学习,摒除自满意识,先作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加快自身知识结构更新的速度,增强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要拓宽学习领域,扩大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型的教师。

  教师要有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能力,这就需要不断地接受“继续教育”,加强学习,而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而要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和精神需要,教师是很重要的,教师的读书风气能影响和带动学生的爱好和社会的风尚。当书籍成为教师第一至爱的时候,喜爱读书便会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玩具一样,教师的第一至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本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

  教师在教学中要具有平等意识,既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又要使自己与学生平等,教学相长,师生共进。作为教师,必须辩证地看待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教师本身需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中的“快节奏、高竞争、高风险和高压力”环境的需要。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重大的意义,也有利于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师生关系的好坏首先取决于教师。第一,教师必须善于了解自己,善于自我鉴定。自我了解是教师本身心理健康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善于了解自己的教师才善于了解学生。第二,良好的教学艺术是师生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艺术包括教态、板书、语言上的绘声绘色、表情等。第三,教师要做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对于成绩好的学生,要帮助他们克服骄傲自满的情绪,继续努力。对于后进学生,应研究他们的心理是如何形成的,从多方面摸清他们的心理状态,找出原因,拟定教育措施,再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尊师爱生的关系也就自然形成了。

  总之,要培养创新人才,教师就得先创新,先学习,摒除自满意识,先作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加快自身知识结构更新的速度,增强教育教学的创新能力。要拓宽学习领域,扩大知识层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开放型的教师。

  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一、一些做法

  1. 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发展。

  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9人次)、论文交流、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第一学期实验工作,找到经验,反思不足,并展望第二学期的工作,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以专题研究的形式,推动课改的发展。

  要想让课改稳步发展,只靠几个人来推进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就必须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研究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出于上述考虑,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愿意在课改中展开研究,就可以报名。结果70余名教师报了名,老师们积极性很高。第二步,让课题组老师确定自己的研究专题。我先公布区里的专题“情境化课堂教学”,并配发了一些相关的资料。课题组老师在确定自己的专题时,可以在区内专题下来研究,也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出发,自己来确定专题。现在,已在区里备案的专题,包括来自22所学校的23个,占全部实验校(35所)的63%。

  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 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入发展。(因课题组过于庞大,我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人的课题中心组。)

  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及专题的研究等。

  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20人),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行短期专题的研究。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研究上。通过研究,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示。

  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研究课、与宣武区交流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 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

  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

  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学校的很多班级中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

  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

  现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出发),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以及本班学生中的个别学生情况出发(即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

  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4. 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

  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境依次出现,相对独立),通过不断变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用“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出现是前一情境的结果(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

  从设计情境的内容选择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活动参与,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一位老师在加法的教学中,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

  从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自我发展……

  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baogaozongjie/7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