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报告材料】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艰难时刻,钟南山院士、无数医务人员、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纷纷走到前台,直面病毒、主动请战、一线战斗……中华儿女多奇志。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最新抗击疫情专题党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抗击疫情专题党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各部门党员同志把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作为检验政治觉悟和党性宗旨的重要战场,迎难而上、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凝聚起群防群治群控的强大合力,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第一部分 我是党员我带头,战“疫”一线当先锋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广大共产党员响应党中央号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

  84 岁高龄、两度与病毒作战的钟南山院士。2003 年,一句“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让我们记住了钟南山院士。2020 年,钟南山 84 岁,再次挂帅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坐不上飞机就坐高铁,

  纵使在火车上,也不忘研究工作; 没有做作、没有矫情、没有虚华,真正展现了“国士”气度、“国士”风范; 特别是在战“疫”一线,他那敏锐的目光、那执着的精神、那凝重的神情,总让人心灵震颤; 看到他,就看到了希望,就鼓舞了信心,就增进了斗志。谁曾想到,没有理由出战的他,不需要理由而出战了; 谁曾想到,他的带动和鼓舞,激发了无数医疗战士的斗志; 谁曾想到,这次疫情虽然凶猛,在他的精确判断和准确把握下,正得到及时有效抑制 。《人民日报》这样评价他:84 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有这样的模范先锋替我们负重前行,是我们的幸运!是我们全体党员的楷模! 与时间赛跑、拉长自己生命时间的张定宇院长。57 岁的张定宇是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中,他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是央视《新闻 1+1》节目,谁曾想到湖北武汉金银潭医院院

  长,一个身患渐冻症的病人,毅然战斗在抗击疫情、救治病人的最前线。“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张定宇说,全院 240 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挺在急难险重岗位。张定宇的爱人在武汉市第四医院工作,也在疫情防控一线,但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分身乏术的张定宇,有时忙得三四天都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有次凌晨 1 时多,在下班赶往第四医院的路上,张定宇止不住往下淌泪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 28 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张定宇院长用自己的实践默默坚守,将有限的生命时间拉成“无限”的生命高度,他用行动彰显了党员本色、诠释了医者仁心,从他身上也看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有的精神力量! 当灾难来临,有太多感人的故事,有太多感人的场景,有太多感动的瞬间。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向他们致敬吧! 第二部分 面对防控新形势,战“疫”还要讲科学 科学认清形势。当前,疫情防控拐点尚未出现,疫情防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复杂。伴随节后返程高峰,疫情防控已进入防输入为主转为防输入与防扩散并重的阶段,进入了由市外阻击战转为城内巷战的阶段。面对看不见的敌人,面对疫情防控形势的演变,全体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

  准确认知,不可滋生盲目乐观的心态。要继续加力加劲,持续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精准科学施策。党员干部作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要发挥科学防控之智,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分区施策。要以县(市、区、旗)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科学划分疫情风险等级,明确分级分类的防控策略。要划小管控单元,辖区内的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均应按要求落实相关防控措施。低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策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高风险地区,要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根据疫情态势逐步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运用科学技术。在实际工作中,还要灵活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我们科学判断形势、精准把握疫情提供坚实支撑, 帮助我们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情况灵活调整应对政策。

  第三部分 着眼全局抓工作,战“疫”到底不松懈 当前,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团结奋战,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防控工作卓有

  成效。要保住这来之不易的阶段性战果,为赢得彻底胜利,同时为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我们不仅不能有丝毫松懈! 一是巩固防控成果。2 月 1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记在会上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接下来,要进一步夯实抗疫斗争胜利的基石; 要从严从实加紧梳理防控工作中存在的认知盲点、落实盲点,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决不能让小隐患转化成大风险; 要密切跟踪防控形势变化,及时分析、及时行动,补齐短板,把弱项做强,把防线筑牢,决不能让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付之东流! 二是守住发展底线。积极复工是一种担当,在优先发展中化“危”为“机”,进而取得制胜先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了收官路上的“拦路虎”, 既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实现今年既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这是接下来我们全体党员面临的最大“考题”。我们必须撸起袖子、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必须拿出具体办法措施,压实具体责任,不管是防控疫情工作,还是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必须分秒必争, 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在打跑“疫情之虎”的同时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同志们,当前仍处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希望全体党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初心、抗击疫情,迎难而上,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为取得疫情阻击战的彻底胜利继续努力! 多难兴邦,共克时艰。我们要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坚定对党忠诚、听党指挥的信念,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最新抗击疫情专题党课

  2020年春节前夕,正当千家万户准备欢度佳节、喜迎新春之际,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袭击了武汉,随着500万流动人口涌向全国各地。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人民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下拨物资物品,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一场旷日持久的疫情阻击战打响了。面对新冠肺炎,我们有“三大优势”,他们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制胜法宝。

  一、伟大的领袖思想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进行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在这一严峻斗争中,自觉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导,特别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之统一思想和行动,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思想自觉切实转化为使命担当,是我们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维护人民利益的信心源泉和根本保证。

  一是人民立场让我们坚守初心使命。人民立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政治立场。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迈不过的坎,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革命岁月,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建设年代,人民群众用铁钎竹竿开凿出太行天河的奇观;改革时期,人民群众用爱心传递托举起抗震救灾的伟绩。今天,在这样一场对抗“疫魔”的人民战争中,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依然是我们决胜疫情防控的根本力量。

  二是善于斗争让我们敢于直面挑战。习近平总书记记告诫全党,“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今天疫情的发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防范之中。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使我们战胜任何困难的法宝。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振奋斗争意志,保持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英雄气概,就一定能夺取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知难而进方显勇毅,多经风雨乃壮筋骨。在这次疫情阻击之中,正是凭着共产党人那种视死如归、破釜沉舟的精神特质,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敢于同新冠肺炎病毒斗争到底。

  三是制度自信让我们勇于攻坚克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这一制度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在短短时间内,集结各层级、各方面力量,在重点防控、强力遏制重灾区疫情蔓延的同时,各地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已然形成全党奋战、全民动员、全社会防控的强大态势。任何一个社会不可能不发生问题、遇到困难,关键是要有及时应对、全力处置、把对人民群众的损害降到最低的有效机制和全面行动。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办到了,中国共产党人做到了。

  二、雄厚的综合国力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有力支撑。

  移民欧洲的一个华人说,当前国内的情况,如果放在欧洲国家,早就崩溃了。国外是小政府、大社会,出了事政府管不了那么多,全靠老百姓自己想办法应对,老百姓没办法了,只能去教堂祷告,求助上帝;像国内这样又是封城,又是全民居家隔离,在国外根本做不到,不出一个礼拜就天下大乱了。但是看看我们现在,水不停、电不停、暖不停、通信不停、生活物资供应不停,上亿人在家居家隔离,病了有人管,社会秩序不乱,国家机器运转正常,有条不紊地应对。

  一是我们有稳固的经济基础。综合国外智库及媒体的反映看,国际共识是清晰的:此次疫情难以撼动中国经济基础,也难以改变中国经济光明前景。主流声音认为,疫情对中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增长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可防可控,属于正常影响范围。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短暂的。多数国外智库对此次暴发的疫情认知较为客观,认为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只有短暂的负面影响,此后经济增长会出现反弹。国外智库媒体认为,在中国政府的强力动员和科学组织下,人们已经走出了最初的慌乱和惊恐。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中国自然会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问题,同时也为改善经济结构、加速经济转型创造了条件和氛围。面对此次疫情蔓延,我们的反应比“非典”暴发时更为迅速和透明,很快就能扳回疫情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是我们有坚强的医疗保障。1月18日傍晚,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他的工作和行程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国家已派出3万多名医务人员奔赴武汉,根据救治需要再增派医疗力量支援。1月24日开始,军队抽组三批共3050名医护人员飞临武汉,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医护人员中,有不少人曾参加小汤山医院抗击非典任务以及援助塞拉利昂、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疫情任务,具有丰富的传染病救治经验。在党中央的指挥下,全国19个省份积极响应,迅速出台援助方案,对口支援湖北省武汉市以外的16个市州(林区),齐心协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核酸检测反馈结果时间已从两天缩短至4至6小时。全国并力保障好武汉市和湖北省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防控救治需要,增加医用防护服、口罩供给,加快生产调运一线。

  三是我们有先进的基础设施。

  2月2日,经过10天日夜酣战,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交付使用。2月8日,武汉雷神山医院交付使用,当晚收治了首批患者。在全国近5000万“云监工”注视下,施工建设者们顶风冒雨、奋力拼搏,把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变成了一座可以容纳1000张病床的抗“疫”医院。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要办的事情,就一定办好,火神山医院用了10天10夜交付使用,而雷神山医院也是相得益彰。从地面基建,材料补给,网络设施,电力设施,管道煤气,取暖供水,ICU病房的特殊搭建,涉及到多家单位,不同供应商,不同的作业工种的协调作业,我们有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任何施工保障。

  三、强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战胜疫情的有利条件。

  “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中,有记载的灾难数不胜数。但我们民族历经沧桑、饱受忧患而不衰,端赖于特有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看起来是虚无缥缈的,可是在关键时刻,它的力量是实实在在不可估量的。”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师王曙光在一篇回忆“非典”文章中写道。可怕的不是新冠肺炎,关键是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和精神状态。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我们有强的民族精神,这是我们战胜新冠肺炎的主观条件和强大的精神武器。

  一是有一种无畏精神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新冠肺炎,危及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唯此,愈加需要全民族的坚定无畏和相互关爱。1月18日,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告诫别人“近期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坐上高铁,踏上赶往武汉的路上,甘做“逆行者”,向着病毒聚集的地方冲锋。1月23日晚,一封请战书在网友中间刷屏。满满的红手印,铮铮的誓言,让人泪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千名医护人员,请战抗击新冠肺炎,他们按下自己的红手印,发出铮铮誓言:“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他们中间有医学博士,有护理工作者,有主动请缨替同事、教员顶班的人,甚至还有离退休老干部群体……24岁的佘沙是2008年汶川地震幸存者,她见证了全国各地对灾区人民无私的援助。大年三十,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第一批医护人员时,佘沙就积极报名请战,但由于第一批选派的是重症监护室和呼吸科的护士,她没有去成。1月25日,医院发布召集第二批医疗队成员的通知,她又主动报名请战。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爱惜生命,却有人不怕死亡。在国家危难之际,在民族兴亡之际,总有那么一些人,敢于向死亡挑战,敢于踏上可能不归的人生路,因为他们有一种精神叫做无畏。

  二是有一种奉献精神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年三十,当我们与亲人围坐一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年夜饭时,有一群人却在防疫一线,为我们争分夺秒连夜施工。1月24日,武汉小汤山模式医院开建,定名为“火神山医院”。当日晚上便是除夕夜,医院施工现场,参与建设的工人们在站在路边,吃上了他们的年夜饭——盒饭。端着盒饭、站在施工地,连夜施工的他们说:保证完成任务!咸宁市崇阳县天城镇四级主任科员罗浩自1月20日起,主动请缨参战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负责隔离观察人员的转运工作,经过6天6夜的连续奋战,一人驾车护送30余人到颐和医院进行集中观察。每转运一个人至少得花两个多小时。从1月底开始,罗浩每天与需隔离人员接触20多个小时:每天早上6点钟就出门,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才回办公室休息。忙的时候,饭都顾不上吃,实在饿得不行了,就泡碗面充饥。因为要确保自身安全,罗浩每天都得穿戴防护服、口罩和面罩,由于当前医疗物资紧张,只能将“损耗”降至最低,所以他最怕的就是脱防护服上厕所,水也不敢多喝。蜡烛的精神就是即使牺牲自己,也要照亮别人。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需要蜡烛精神,也正是千千万万个秉持蜡烛精神的无名英雄在坚守,才能让我们打破与疫情的对垒,最终赢得胜利。

  三是有一种不朽精神叫“粉身碎骨寻常事,但愿牺牲保国家”。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2月18日,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刘智明教授因新冠肺炎抢救无效去世。疫情发生以来,刘智明不顾个人安危,带领武昌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奋战在防疫一线,为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刘智明的妻子蔡利萍也是一名医务人员,其是武汉市第三医院光谷院区重症病区的一名护士长,一直奋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2月15日,武昌医院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护士柳帆,在全力抢救后无效病逝。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柳帆生前曾主动申请延迟退休。她年资较长,没有被安排去发热门诊导医台、预检门诊等一线工作。2月5日,在疫情防控卡点值了一夜班的南阳市鸭河工区皇路店镇焦庄村七组组长李德周突感身体不适。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他永远倒在了基层抗“疫”一线。其实在前一天,李德周就接到了通知:从明天起,年纪较大、身体不好的同志可以离岗休息,夜间值班工作由年轻同志接替。但李德周还是放心不下,便对村党支部书记陈明说:“我在这儿值班十几天,已经有感情了,今晚,让我再值最后一班吧!”陈明答应了他的请求。没想到,这次值班却成了李德周生命中最后一次为群众值守。像他们一样,为抗击新冠肺炎而倒在一线的英雄还有很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些英雄们的牺牲是值得的,会激励人民继续与病毒死战到底,赢得胜利。

  最新抗击疫情专题党课

  连日来,以武汉为重点的全国人民经受着又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无情的肆虐着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扬旗帜。是呀,冲在防控疫情最前面的,是辛勤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飘扬在防控疫情战场上的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上,铁锤镰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树旗帜强引领”“亮身份做表率”,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道,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面对继续蔓延的疫情,他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管条件怎样的艰苦,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坚守阵地,疫情不被控制绝不回头。犹忆当年林则徐曾有的铿锵誓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如今的党员干部们,更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定“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是呀,最是危难见真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时刻,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不是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鲜红。从报道中可知,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离“小家”,为“大家”,舍弃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毅然奔赴充满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那一支名为“武汉精神”的志愿者队伍,从三名青年人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支服务群众战胜疫情的队伍,从口罩提供到其他服务,一直战斗在每一个角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爱的力量无穷。

  那肆虐的疫情,那特殊的战场,正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卷。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时更加凸显。也许,战斗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的同志们,背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论,但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干部,是一名医生,群众有难,必须上前,哪怕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也不能放弃了“大家”。普里尼说:“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在大灾面前,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绝对应该是、先行者。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疫情未到,防控先行。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党员干部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用智慧、勇气和双手,撬动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杆”,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baogaocailiao/55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