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报告材料】

认同(identification)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深刻认识“五个认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深刻认识“五个认同”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论民族问题的时候,提出“四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2015年他在原有的“四个认同”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虽然这“五个认同”强化的是民族大团结,但在意识形态方面,它却表现为最直接、最强大、最有效的凝聚力。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在国内呈现出“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局面。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正确的国家观可以浓缩为爱国主义。爱国主义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而且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爱国主义表现在以祖国为荣,以做中国人为荣。爱国主义还表现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当中不袖手旁观。每个公民必须明白,改革开放是为民造福的国策,必须坚决拥护、积极参与。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之间和谐与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各民族之间的和谐,靠的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和认同的搭建。56个民族虽然规模不同、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但必须认同这一事实,那就是56个民族都是中华儿女,都是炎黄子孙,都处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中。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国学大师钱穆曾说: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没有文化,就没有民族。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持续发展而从未间断过的文化。其古老的历史不仅体现在独特的汉字、哲学、风土人情等显性存在物上,还表现在某种无形的力量上,这就是对一个民族基本价值的认同,它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无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还是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来源于对文化的认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马克思为人类历史发展提出过一系列的阶段划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终究会替代资本主义制度,并为无产阶级夺取资产阶级政权指出过行动纲领,但对如何运作社会主义没有提出过具体措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自力更生,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尽显优势,同时强大的动员能力在抗震救灾、精准扶贫等“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尽显社会主义制度的魅力。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历史在中国选择了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已经帮助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这一新的伟大革命。一路走来,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提出相应的战略目标,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历史已经为我们交出来一份答案,未来不允许我们怀疑。

  这五大认同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保障,其中认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则是根本的保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就没有了依托。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深刻认识“五个认同”

  “五个认同”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五个认同”的重要作用,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力促进各族儿女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进一步维护和巩固中华民族大家庭安定团结的和谐发展局面。

  一、“五个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更是民族地区繁荣富强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接在一起,才有前途,才有希望。”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的精神指引。

  “五个认同”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思想基础。应以“五个认同”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并将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公民素质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深刻认识多民族既是我国的一大特色,更是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充分了解并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工作特点,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精神引领,将个人理想信念、人生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达成最基本、深层次的情感认同与思想共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担当和践行于家为国的共同使命,秉承和发扬民族团结光荣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拼搏奋进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五个认同”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增进对伟大祖国的认同。热爱祖国、心系故土山河,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情感认同和责任担当,更是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56个民族血脉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集中体现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历经岁月变迁和社会发展沉淀而成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要在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促进中华文化蓬勃发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增进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在与各族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中发展和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成就,同时还致力于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大贡献并付诸行动。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赞扬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以开放包容、勇于担当的精神信念,率先担当起新时代大国的责任与使命,书写人类共同进步、更加美好的未来。

  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性保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经验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践行的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方案、中国智慧等,不仅让中国在开放进取中实现了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文化发展,更为全世界提供了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人类文明进步新经验。

  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充分尊重我国各民族发展的历史,全面团结各族人民助力国家繁荣富强,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人民利益,坚定信念,奋力共圆中国梦,以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让家国情怀薪火相传,传统美德一脉相承。

  三、“五个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肯定和高度认同历史上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进步与贡献。历经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之间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

  明晰“五个认同”与时俱进的内涵与意义,能够厘清其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中华民族历经无数考验,在各族儿女戮力同心、和衷共济的昂扬斗志中,激流勇进、百折不回,傲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56个民族之间早已形成不可分割、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亲密关系,成为具有完整统一、多元一体、团结一致本质属性的共同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融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为一体,不仅凸显出我国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亲密关系,也生动诠释了“五个认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纽带作用。新时代,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自强自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展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这早已成为我国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根本归属。

  四、“五个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各族人民群众团结一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不断增强全体中华儿女的“五个认同”,要从党探索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获取丰富经验,从党和国家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的过程中汲取思想活力,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力支撑。历史实践证明,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必须深刻认识个人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新时代,我们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起中华民族磅礴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baogaocailiao/7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