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读书心得】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积极心理学

  成功从何而来?

  希腊哲学家伯拉图认为,成功是由女神馈赠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天才都是疯子,无疯狂不成功。

  中国人普遍认为,成功靠运气,这个运气怎么来?一命二运三风水。

  以上观点似乎昭示着,成功来源于一种神秘主义,成功的方法不可名状。

  其实不然。积极心理学认为,灵感、创新、创造力是当你积极快乐、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时候,成功是当你与你所做的事业融为一体时,物我两忘,一种水到渠成的现象。

  然而有些人说,积极心态并不能使人成功,愤怒出诗人。例如,杜甫郁郁不得志、一生潦倒,大家就认为他是一个愤怒、消极的人。非也!杜甫曾用一句名言形容自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杜甫是一个多么自信、多么快乐、多么积极的人啊!

  那么,怎样可以培养积极的心态呢?

  著名经济学家,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EdmundS·Phelps提出,我们应该Flourishing,应该提倡心花怒放的精神。那么,“心花怒放”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彭凯平提出了一个积极心态的知行合一“五施模型”,即颜施、身施、言施、心施、眼施。

  1.颜施,就是要学会给自己、给别人笑脸,笑是人类天生的本领。

  小孩生下来四个星期,就会自发露出笑脸,不需要模仿任何人,即使是天生失明,看不到笑脸,也依然能自然流露出笑脸,因为这是在人类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就渗入基因的快乐因子。

  在平时的沟通交流中,如果你有留意别人的笑脸跟眼睛的变化,你会很惊讶的发现,那些真正的笑容,是通过脸部的嘴角肌、颧骨肌和眼角肌三块肌肉共同“配合”产生的,具体说来就是,在当嘴角肌上扬时,我们会露出牙齿,同时压迫颧骨肌,使面颊提高,颧骨肌又压迫了眼角肌,使眼角肌微笑的时候露出鱼尾纹。

  所以,当你看一个人微笑却得不到感染,感受不到对方的魅力时,你心里也会隐隐感觉到对方的不真实。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脸孔研究专家,他就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Paul·Ekman——他的研究结果,帮助美国国土安全局抓间谍、特务、恐怖分子,这也是美剧《Lie to me》的真实背景。

  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教授Harker,L和Keltner,D曾在米尔斯学院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对1960年毕业同学的毕业照片进行分析,发现在那一年,有114个女生毕业,其中有50多个女生始终保持自然的微笑上镜头,有60多个女孩属于不笑或者装笑。

  30年后,研究者发现,当年习惯以自然微笑上镜头的女同学,在27岁时结婚的比例、婚姻生活快乐指数、自我评估幸福指数都要更高一些。正如佛教所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以微笑待人,生活也会回馈给你微笑。

  2. 身施,运动是革命的本钱,是幸福的燃料。

  你是否常常听到这么一个问题,“怎样才会使我们保持积极心态?”,其实答案非常简单:行动,充分调动你的身体、感官机能。

  生物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产生神经化学递质,可以使我们的大脑分泌内啡肽,能够解除肌肉的疲劳。但内啡肽只有在运动到一定阶段后才能产生,也就是说,当你跑步跑到高潮期,马上要跑不动了,这时候,如果你咬牙坚持一下,大脑就会分泌出内啡肽,使你心情舒爽。嗅觉是我们人类唯一可以不通过大脑前额叶,就能够产生情绪反应的感官系统。

  美国心理学家Harlow做过一个幼猴实验,将一些小猴子交给两个妈妈抚养,一个是能够给它奶水的妈妈,俗称“养你的妈妈”,每天三小时给小猴子喂奶。另外一个是给它触摸感的妈妈,俗称“爱你的妈妈”,每天18个小时拥抱着小猴子。然后他通过观察小猴子的成长过程后发现,小猴子最为依恋的并不是那个养它的妈妈,反而是那个爱它的妈妈。

  我们经常说,有奶便是娘。其实不然,有奶不是娘,所谓距离产生隔阂,触摸才是产生依恋和爱意的根本。

  乐于助人就是助人为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催产素与血清素,它能够使我们产生快感。因为凡是乐于助人的人,肯定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优势,你有一定的资源、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漂亮,有多余的时间,这表示你比别人强,于是你会有一种优越感,促使大脑产生出一种积极的神经化学递质,使你自我感觉无比良好。

  3.言施,爱的传递。

  人类是唯一会说话的生物,所以沟通交流所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感情的传递、意念的传递、思想的传递,以及未来友好关系的传递。

  美国心理学家Losda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成功的团队通常采用“5:1比例”的沟通模式,即5句好话配1句批评建议的话。

  Losdar认为,团队成员之间不能总是颂扬你很优秀、很卓越,一开始你听着可能会很开心,但慢慢你就觉得很厌倦,找不到真实感。作为领导,要时不时提出一句批评或建议的话,使员工有所行动,有所改变。但也不能全是批评、挑剔、指责,这会使人感到紧张、愤怒、不满。俗话说:“打一巴掌给一颗糖”,就是职场中常用的管理技巧。

  4.心施,物我两忘。

  著名心理学家Csikszentmihalyi通过对各行各业成功人士持续15年的研究发现,这些成功者并不是智商出众、情商比别人高、学历比别人优秀,而是这些人都曾体会过心流的状态,这个状态让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工作中,物我两忘,如痴如醉,酣畅淋漓。心流英文Flow,是一种幸福流的状态。

  有一个故事叫“庖丁解牛”,描述的就是一种福流的状态。在这个故事当中,文惠君问庖丁,“你的解剖技术是怎么做到如此出神入化?”

  庖丁的回答是,“三年前解牛,我眼中只看见牛,我的任务、我的目标、我的计划、我的行动都是围绕着解牛这件事本身。三年后解牛,我根本不会想到这件事情。”人牛合一,这就是庖丁解牛的境界。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既然福流的作用这么好,那么,它是否有什么特征可供我们进行刻意练习?

  ·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

  ·物我两忘(自我意识,空间意识,时间意识的暂时性消失)

  ·驾轻就熟(对活动有完全的掌握和控制)

  ·点滴入心(体验过程,感受到活动的精确回馈)

  ·酣畅淋漓(发自内心地主动积极参与活动)

  当你全神贯注投入一件事时,你会进入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自我意识、时间意识、空间意识暂时消失,此身不知在何处。你完全享受做事的过程,不再在意事情的结果、别人的评价。在事情完结后,你巴不得再来一次,希望以后还有机会继续做这样的事情。

  眼施,慧眼禅心

  “慧眼禅心”是佛家的禅语,形容的是积极善良的心灵品质,它的主要目的是要克服一个心理现象:“无意视盲”——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太忙、太着急,太过专注于自己的执念、追逐自己的目标,而忽视生命中一些特别常见,甚至是特别重要的事情。用心去欣赏作为熟悉的事物,用心去见微知著,你会有意外的惊喜。这就是慧眼禅心的修行,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沙一净土,一言一心境。

  在《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一书中,心理学家米哈里提到,“注意力的缺失,是我们每个人最大的不幸,而只有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所进行的事物的身上时,才可能感受都那份舒适、安宁、自然。”正如哈佛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心理学”讲座上分享的:“幸福的秘密很简单,就是走路时看眼前路,倾听时关注眼前人,吃饭时享受食物。”

  积极心理学

  历史角度,人类一直对心灵(未知)有好奇和理解…… 所以其实一直有心理学。

  但是因为生存角度,坏事情和灾难历来更抓住人的眼球和注意力,所以早期的心理学除了尝试理解我们怎么思考,怎么理解,心理社会行为现象,现象背后的动力等等的时候更多被一些疾病,(消极)心理方面的难受和不良社会影响为主。 换句话就是疾病心理学(消极心理学)笔中比较多。

  有一天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教授,这位研究习得性无助(这个主题也很有意思)

  "塞利格曼当上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后的某一天,他的女儿看到自己5岁大的女儿尼奇(即塞利格曼的外孙女)将种子抛向天空,手舞足蹈地假装在播种。老塞正想制止孙女,女儿却对他说:“爸爸,我能与你谈谈吗?”老塞问想谈什么?女儿说:“爸爸,你还记得我5岁生日吗?我从3岁到5岁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要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但当我长到5岁时,我决定不再抱怨了,这是我从来没做过的最困难的决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那样经常郁闷吗?”

  故事讲完了,你或许会问:“重大发现呢?”重大发现就在故事里,那就是传统的心理学总在找病因呀治疗呀,这太消极了,新的心理学应该将目光转移到正常人那里,帮助他们找到幸福、获得满意。

  就这样,“积极心理学”诞生了,没有重大学术成果,但有个好的目标。

  康普顿在其著作《积极心理学入门》中这样说道:“积极心理学家要去发现和培育天赋和才华,让日常生活更令人满意,而不仅仅是治疗心理疾病”。"

  要意识到,其实人的注意力就那些,所以如果把注意力放到积极的角度,那么就不容易受到消极影响。鸡汤可以是营养剂,而不只是被人讽刺否认黑的不良鸡汤。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论可归纳为“美德假说”,而幸福是核心概念。塞利格曼认为“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基本力量的辨别和培育,并在日常工作、恋爱、运动和抚养子女方面使用这些力量”。为了让幸福的概念更易被人理解,塞利格曼将其一分为三,分别是:快乐的生活、好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积极心理学

  一、习得性无助

  1、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 1942- )美国心理学家,著名的学者和临床咨询与治疗专家,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从事习得性无助、抑郁、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等方面的研究。

  2、习得性无助

  2.1、马丁·塞利格曼最初是研究抑郁症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的心理学实验的。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只能忍受。多次实验后,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再响起蜂音器,此时狗不但不会从打开的笼门逃脱,反而只能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2.2、“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生活中,我们经常泡在一种感到没有希望的环境里,时间长了,意志消沉了,也就懈怠了,感到生活都这样了,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2.3、对习得性无助的矫正

  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

  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学习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不良的认知、情感、动机等。

  二、积极心理学,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1、积极心理学的概念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积极心理学不是一种心灵鸡汤,更不是一种有毒的鸡汤啊,它是建立在有系统的实验的基础上自然科学;

  2、积极心理学包括一下五方面:积极的情感、成就、责任、关系和意义。

  2.1、积极的情感

  最先具备的就是有积极的情绪。例如,你自己可以感受一下自己每天的脸,经常是拉得很长的还是面带微笑的?根据你的脸部表情,请再接着想象一下你的身体状态,你是感到轻松的还是感到不舒服的;

  2.2、责任和承诺

  或者说是投入感,也可以说是一种承诺。投入和承诺,不是说现在立竿见影,马上有收获。也就是说你对于未来是否有信心,你现在做的事就是埋下一颗种子,等待着春种秋收时候花开、果实收获。让延迟满足的能力得到充分的体验;

  为什么投入感是一种积极心理的必要的条件?你愿意投入吗?

  你可能为人父母,你在这个养育孩子过程当中的孩子不是马上会期待回报?这是一个常见的事情吧。可怜天下父母心!你总是感觉投入很多收获很少,你如果还愿意坚持、不放弃、不抛弃、持之以恒的去投入,这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大国的匠人精神,你能不能去精雕细琢,享受整个过程而不及结果?

  2.3、关系

  狭义来讲是人际关系,但是广义来讲它不仅是人际关系包括你和宠物、动物以及自然等一切关系。世间万物日出日落、花开花落、晴天雾霾,你都好好地欣赏和平和地对待,因为这都是你生命中的一部分;

  再有,我们都是社会人,人有生物性的一面,但人更多是个社会性的人,我们每个人离不开和他人的关系。

  2.4、意义

  你总是简单地重复一件无聊的事,一定无精打采。有意义就是有目的的,做事总想着做到极致,做到自己能力的最好,也是有目的,也是有意义。

  2.5、成就

  我们世俗认为的成功有时候是可望不可及的,成功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们都是普通人。凡事尽力就好。

  三、阻碍积极人生观的12项模式

  1、从来就觉得自已不过好——现在可能过得不太好,但可能是最合适的,感恩的心会让你总有”人逢喜事精神爽“外貌,一个好的心情了,你就是幸运星了。

  2、非黑即白的世界观

  3、做得太多,通得太紧;

  4、不惜任何代价,避免中突;

  5.粗暴地对待反对派;

  6、为叛逆找个借口;

  7、总想一举成名;

  8、极度恐惧;

  9、情感上的“音盲”;

  10、没有足够好的工作;

  11、没有边界感;

  12、迷途的羔羊。

  一个简单的实验:——积极的情绪怎么去扩展我们的思维建构。

  一个简单的填空题,比如说现在给你三个字母,i、k、e,三个字母前再添上一个字母,让他组成一个单词。

  大家很快,很容易地填上了b或者l成了bike或者like的词。后来被试者被要求在15秒钟之内完成这个题能写多少写多少,大家在这样小小的压力下也很快完成了。

  接着,被试者被分成两组,一组看憨豆先生的片子,另一组看悲伤的片子,15秒后发现看憨豆先生的片子的被试更快完成了填空,悲伤片子的人的脑子好像锈住了,根本没有难度的填空题,有些人竟填不出来或者费了好大劲儿。

  说明:积极情绪的调动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xindetihui/53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