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公文大全】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自信与自卑感、压力与困惑感等这些心理感受会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的性格特质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多种因素,赋予自身相应的情结、情感、动机、目标、态度、行为和结果。好的结果自然会给人一种成功而愉悦的心理体验,使人更加自信;反之,不好的结果便会给人一种不良的、甚至很糟糕的心理体验,使人感到自尊心受损而失去自信,压力与困惑接踵而来。不仅工作的积极性和兴趣受到压,其身心健康和工作率也会直接受到威胁。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下面针对老师的心理健康维护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老师们有所帮助,并借此祝老师们教师快乐!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 能积极地悦纳自我,即真正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受并喜欢自己。承认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允许自己不如别人。

  2 有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能面对现实并积极地去适应环境与教育工作要求。例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及客观了解学生的能力具有获取信息、适宜地传递信息和有效运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3 热爱教师职业,积极地爱学生能从爱的教育中获得自我安慰与自我实现,从有成效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成就感。

  4 具有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境教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5 能自我控制各种情绪与情感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良好的,坚强的意志品质,即教学工作中明确目的性和坚定性,处理问题时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面对矛盾沉着冷静的自制力,以及给予爱和接受爱的能力。

  6 和谐的教育人际关系有健全的人格,在交往中能与他人和相处,积极态度(如尊重、真诚、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多疑、嫉妒、憎恶等)

  7 能适应和改造教育环境,能适应当前发展、改革与创新的教育环境,为积极改造不良教育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献计献策。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与调整

  一、端正认知

  1. 树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教师这一职业是如今最“开放”的职业之一,工作得接受许多人——学生、学生家长、校长、教研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至整个社会——的直接或间接的检查和监督。所有人都认为自己对教师的工作有评价的权利。仅仅是与以上提到的这些人相处就可能让教师产生焦虑(包括正常的焦虑和神经过敏性焦虑)。并且,教师自己心里也有“一杆秤”,随时随地都在监督着自己的工作,甚至比别人更严格、更苛刻。

  因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而且稳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个体只有树立正确而稳定的自我概念,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合理要求自己,了解并愉悦地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为自己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

  自我概念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确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知识的积累分不开,一些教育学者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与受教育的程度呈现正相关。所以教师应多学习,多接受新知识,以加强自身修养。

  此外,教师也应坚持收集有关他的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这些资料不仅能用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使教师更清楚地知道他是否达到了自己预定的目标。教师对自己教学方法的利弊了解得越深,越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些方法,自我认识就越客观,自我概念就越坚定,自我评价就越全面,他也就越自信。同时,个体因为了解自己,由己及人,也就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别人,更容易接纳、理解别人的错误和缺点,对世事中的不平、不足之处也能泰然处之。这种心态对保持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

  2. 正确认识和对待失败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如角色调整的能力、从职业中获得满足和乐趣的能力、免于患上神经过敏性焦虑的能力等。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

  正因为教师是“开放”的职业,失败和过错发生的机率就特别大。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一个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充满信心的老教师在与教育界之外的人谈论有关课程的话题的时候,他会心态平和,语气坚定,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对课程问题的接触和思考比圈外人更多,所以自己对教育形势的把握应该比圈外人更客观。这样,当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其他人员就课程问题提出不同意见时,他的安全感和自尊心就不会受到影响,同时,他也能坦然接受对方的正确批评和合理建议。

  3. 换个角度想问题

  客观地讲,一个教师很难满足社会各界对自己的所有要求。而且,有些期望(包括教师对自己的期望)是非常极端的。一位数学老师或许会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每节课所教的知识点,他也知道有许多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将使得这种希望永远不能实现。虽然在常年的数学教学中,他都怀有这个希望,而且,他的行为也表现出似乎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这一倾向,但是,他也许会根据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对自己的期望作一些调整,比如不再幻想张三能跟李四学得一样好——毕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差太多。

  一次期末语文考试,某班有60%的学生成绩良好,30%左右的学生勉强过关,还有几个考得一塌糊涂。教这个班语文的老师失败了吗?这取决于他对“失败”的主观看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他对自己非常苛刻,觉得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另一种可能是他会对自己感到满意,觉得多数学生成绩良好,他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已经做得很好了。

  前一种态度,会让教师体验到挫折感和不安、焦虑等负面情绪,而采取后一种态度,教师仍旧能心安理得地继续工作。教师应该正确地认识和评价生活中的“失败”,很多时候,这种“失败”实际上只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体验到的挫折,不一定客观。

  教师有时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需要适时当一下阿Q。许多教师或许都有过因班上某个学生犯事而受到学校处分这类的经历,其实,教师不必因此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并非仅仅是由教育失当造成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二、调适情感

  1. 情绪控制 2. 合理宣泄 3. 从其它地方寻求满足感

  三、改变行为

  1. 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预防焦虑的途径之一。当一个人的多种角色发生冲突,主体分不清自己是谁时,焦虑就容易产生。事实上,教师适应职业生涯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会扮演好合适的角色,通常新教师在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都会把大半时间花在教师这个新角色的学习上。新教师的许多焦虑之所以会产生,大多是因为他们不能预料将发生的事,更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教师职业角色学习,可以增强预见性,减轻或消除教学情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当教师开始适应他扮演的“教师”角色时,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他的焦虑水平就会减低。

  2. 个别或集体讨论

  人们(包括教师自己)往往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无所不能的。所以许多教师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宁愿压抑自己的情绪在强烈的心理压力下继续工作,也不愿与其他人讨论问题或是寻求帮助。他们害怕承认自己在教学中有困难,认为一旦承认这一点就等于承认自己能力不够或教学失败。其实,每个人在工作中都会有困难,没有人是样样精通、事事顺利的。与同事交流讨论不仅是解决问题、增加工作经验的好方法,而且也是获得所需支持的重要途径。

  3. 坚持锻炼

  身体健康能促进心理健康。因此,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生理疾病,也是维护心理健康的好方法。

  4. 寻求专业帮助

  寻求专业帮助在这里是指教师在有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应寻求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以前,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就会把它与精神病挂钩,但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求助于心理治疗是诚实、有勇气、愿意进步和发展的表现。让一个被心理问题困扰的教师硬撑着低效率地工作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结果很有可能是教师把他的消极情绪发泄到他所教的学生身上,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5. 积极参与继续教育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迅速接受新事物,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沟会越来越大,学生很可能会因此而不尊重教师。  所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也是教师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6. 寻求新的工作体验

  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容易使人精疲力尽,需要休息和放松。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做一份其他领域的工作。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地促进教育工作。

  7. 调换环境

  这当然是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走的最后一步棋。教师如果真的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一无是处,或许最好的方法就只有离开那个是非之地了。恶劣的环境的确使人无法忍受,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伤害极大。在这种情况下,调到另一个学校、另一个地区或是干脆换一种工作,是明智而非怯懦的表现。这不仅替教师解决了问题,对他所教的学生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教师的心理健康与调适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自我调适

  当前,教师群体由于社会压力、工作压力、人际压力和媒体压力,使得80%的教师身心健康都出现了问题,面对这个不争的严峻现状,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呢?具体地讲,教师要有心理保健的意识,要认识到心理健康靠自己维护,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心理医生能做的也只是“助人”。因此,教师应善待自己,宽慰自己,掌握调适心理的方法,维护心理健康。

  第一,要正确地了解自己,确认自我价值,并接受自己、悦纳自我。古人早有明训:“人贵有自知之明”,“天生我才必有用”。很多教师由于自我认知偏差,不能正确把握自己,从而带来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形成心理疾病。一些教师有追求完美的倾向,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以为这是为了自己好,其实这恰恰是跟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才能有自信,有自信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有成功的机会。因此,如果一个教师能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就能提高自己的心理成熟度,并体现自身的价值。

  第二,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现代心理学心身研究认为,情绪在心理疾病中具有核心作用。积极的情绪对健康有增力作用,而消极的情绪不仅对健康有减力作用,而且易使人出现心理障碍。而教师面对繁重的工作,复杂多变的教育对象,迅速变化的世界,难免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情绪反应,如不及时调节,不仅影响自身,更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当教师心怀不良情绪时,可一试情绪调节法,以保持心理平衡。如采用“阿Q”式的精神自慰法;通过体育锻炼、听音乐等活动合理宣泄;转换思维方式,选择对自己有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等。第三, 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愈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愈能走上成功。因此教师要学会与人交际,善于与人交际,将自己和谐地融于社会之中,保证健康的心理。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

  第四、合理宣泄、学会放松。教师在工作或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产生不良情绪是在所难免的。如果不良情绪积累过多,得不到适当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紧张,甚至疾病。因此,教师应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心理上的满足感。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极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放眼中小学教师的面庞,多是面容憔悴。为此,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要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是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和同事、亲人、朋友的沟通交流中,调整心态,放松自己;在和学生的交谈中,探讨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既是工作,又是调节心态。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静坐、听音乐、打篮球、钓鱼、练书法等等。

  总之,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学生的发展和素质教育能否顺利实施的问题。因此,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把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当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来完成,并为此付出行动,做出应有的努力。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yingyongwen/70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