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工作汇报】

在低油价形势下,油田开发积极推行弹性产量部署,建立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和单井措施极限增产量评价平台,一手抓产量运行,一手抓效益开发,通过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在工作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超计划运行,开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利润指标也超过预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但随着效益开发的深入推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给油田开发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低油价的新常态是把双刃剑,既是石油企业优胜劣汰、行业格局深刻变化的严峻挑,供大家参考选择。

  低油价的新常态是把双刃剑,既是石油企业优胜劣汰、行业格局深刻变化的严峻挑

  今年以来,在低油价形势下,油田开发积极推行弹性产量部署,建立单井经济极限产量和单井措施极限增产量评价平台,一手抓产量运行,一手抓效益开发,通过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在工作量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超计划运行,开发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利润指标也超过预期,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生产经营任务。但随着效益开发的深入推进,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矛盾,给油田开发提出了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

  (一)自然递减不断加大,稳产形势不容乐观。从老井配产比例来看,去年171万吨时老井自然产量占85.1%,今年158万吨时老井自然产量占91.85%,老井自然产量的比重明显上升;从减少产量的构成来看,措施和新井产量减少12.5万吨,老井自

  1{低油价下,如何应对}.

  然减少0.5万吨,只占减少13万吨产量的3.8%,稳定老井自然产量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半年油田实际自然递减率上升了3.5%,主要是低效无效停关井、南水北调禁航等因素影响,总体来看,低油价下老井自然递减呈加大趋势,老区稳产形势不容乐观。

  (二)常规措施大幅削减,有效增产技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以往的增产上产主要靠大量的进攻型技术措施,如调补层、酸化、压裂、大修等常规手段,低油价下这些高投入的技术手段大幅削减,与去年同期相比,措施减少143井次,其中调补层减少59井次,老井压裂减少26井次,卡堵水减少14井次,措施产量减少了1.23万吨。在常规增产手段急剧缩减、对产量贡献度不断下降的同时,新的有效增产技术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诸如CO2吞吐(驱)技术虽然增产增效明显,但对产量的助力还不是十分突出,不能对常规措施形成有效接替,加快形成适应低油价条件下的有效增产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低油价下,如何应对}.

  (三)生产运行出现两难,产量和效益的矛盾较为突出。目前全油田正常生产的油井中低于0.5吨经济极限产量的油井有243口,日产油水平为60吨;处于0.5-1吨的边际效益井,共有357口,日产油水平240吨。对于0.5吨以下的油井,躺井以后基本不扶;边际效益的油井一旦躺井以后,往往就会出现“扶还是不扶”的两难问题,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若不能达到足够长的检泵周期,扶可能不一定产生效益,从油田产量角度考虑,不

  扶就影响生产能力,影响油田稳产基础。再比如,在60-70美元油价下,处于边际效益的新井及措施工作量,“上还是不上”也是两难,上的话固然可以增加产量,但不一定能增加效益,不上的话,虽然成本降下来了,但产量压力上去了,如何寻求效益与产量之间的平衡是当前开发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虽然油田开发存在着诸多困难,但从以往开发实践来看,双高单元增加注水井点,产量大幅提高,中低渗油藏高部位注水,水驱效果得到很大改善,零散区块通过注水实现稳产,这些成功实践给了我们一个重要体会就是,注水仍然是油田保持稳产和效益开发最经济、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加大注水工作力度仍然是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水文章”,筑牢“生命线”将成为今后开发工作的一个新常态,只有不断加强构造特征的再刻画、沉积微相的再认识、剩余油分布的再落实,正确认识构造、相带和储层特征,准确把握流体场、压力场、温度场分布,不断在“机理”、“规律”与“模式”上寻求突破,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驱替效率和水驱采收率,不断夯实油田持续稳产基础。同时,老区稳产能力的高要求也对现有3579口油水井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要不断深化单井、井组、断块、油田四个层级的动态分析,充分利用不断完善的信息化技术,在发现问题及时性、诊断问题准确性、解决问题针对性上出实招见实效,并采取各种手段提高油水井有效“开井率”和有效“采油时率”,要致力攻关应用适应低油价下的有效增产技术,统筹协调效益与产量的矛盾关系,这些都是油田开发应该持之以恒、狠抓不懈的重点工作。

  低油价的新常态是把双刃剑,既是石油企业优胜劣汰、行业格局深刻变化的严峻挑

  低油价下如何彰显责任和担当?

  主持人:84.1%的被调查者认为,员工和企业是命运共同体。百万石油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困难?低油价下如何彰显责任和担当?

  曾兴球:当前,企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困难,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要勇于担当,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尽职尽责。

  一是广大干部员工要认清形势,了解大局。任何个人的命运都是和国家命运、民族命运、企业命运梱绑在一起的。我们国家正在走向富强,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处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中国,要为世界做出新贡献。面对低油价,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做好,将个人价值融入国家发展、企业发展之中,人人自觉担当履责,上下凝聚起一股干事创业的合力。

  二是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带头转观念、勇担当。应对危机、战胜困难,关键在干部,要重点教育干部,认清当前形势、认同企业价值观、认识企业责任。领导干部要主动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要带头转观念、抓改革、促发展,和员工一起迎接挑战,激发员工干事业的热情。要关心群众,重视解决一线员工的困难。员工把企业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干部身上,干部要不负众望,带领广大员工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三是要大力弘扬石油精神,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当前,国际油价低位震荡,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企业经营的压力是空前的,千万不要低估了我们所面临的困难。我们面对的是新时代大变局过程中带来的新挑战,化解困难一定要用新方法,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找到新出路。面对困难,干部群众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铁人、做铁人,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凝心聚力坚决打赢效益实现保卫战。

  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底气源自哪里?

  主持人:79.3%的被调查者认为,企业一定能够抵御低油价不良影响;仅有3.7%的被调查者对此信心不足。您认为石油员工的信心和底气源自哪里?

  曾兴球:从这次问卷调查中,我了解到不少新情况。特别令我感动的是,尽管国际油价暴跌,企业经营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广大员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信心,对战胜困难很有底气。

  为什么广大员工这么有信心?我想这再次证明百万石油员工是一支可靠的队伍。他们爱国敬业,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有必胜的信心。同时,说明广大石油员工是了解大局、明白发展大势的。

  从当前世界油气产业发展的总体趋势看产能过剩、消费疲软,供大于求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但放眼全球油气产业的未来,不但还要发展,而且还要深度发展。特别是我国,天然气产业正处于发展上升期,远远没有到社会上一些舆论所说的“后石油时代”。低油价对于石油企业来讲,生产经营有相当大的压力,但整个石油产业的发展未来还是很有潜力的,广大石油干部员工对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充满信心的。

  大家之所以有信心,还因为中国石油有潜在的优势和实力。中国石油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不但拥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金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这是其他世界石油公司无法比拟的。我国油气总资源量跟美国差不多,但由于地质条件差,优质可采资源量少一些,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程度还处在中早期阶段,非常规油气刚起步,后续潜力还很大。

  我们还拥有一大批优秀技术人员,仅中国石油就有30多万工程技术人员,是全世界拥有技术人员最多的公司。在产业结构方面,从上游到下游,从软件研究到机械加工、设备制造,全产业链工程技术服务中国石油是全套的,而且各个油田都有自己的特色技术。在资金方面,与国际石油公司相比,我们在投资能力、支付能力方面更具优势。而百万石油员工是我们的最大财富,要不断优化配置,拓宽发展途径,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成为应对低油价的优势。

  从问卷调查结果中我们清晰地看到,百万石油员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面对低油价,大家热切期盼进一步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广大干部员工对国有企业的信心很足,对中国石油集团的信任度也很高。我相信在集团公司党组的领导下,百万石油员工团结一心,一定能够“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向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迈进。

  石油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主持人:面对国际油价暴跌,57%的被调查者认为,大部分石油企业面临严峻形势,有些被调查者表示危中有机。您认为低油价下石油企业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郭海涛:优秀的大型企业应具备适应外部形势变化进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次油价暴跌,激烈程度超过以往,这更考验企业的适应能力。

  一是能不能维持保证企业运行的现金流。疫情直接阻断了供需见面,冲击了企业营收现金流。在支出上,国有油气企业承担着较多责任,尤其是对员工的责任,基础运行费用难以降低,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所必需的现金流任务之重超出以往。

  二是能不能有效压缩投资规模和调整方向。油价下跌对油气生产企业正常投资计划产生重创,能不能排除低效益项目而保留高效益项目,是一个挑战。同时,投资支出削减将影响油气工程技术等关联服务行业。

  三是能不能防止高素质人才的流失。低油价带来的低效益会降低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薪酬激励效果,遏制高素质人才退出油气行业的想法和行为的潜在势头,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低油价也为油气企业调整与发展带来机遇。

  一是困难倒逼管理改革,促使企业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将工作重点更多地落实到技术进步、绩效考核和安全生产上,落实到优化包括项目设计、生产组织运行和营销等管理程序上,实现降本增效。

  二是认真研判能源行业发展大趋势,按可持续发展原则,重新审视和修订企业发展战略。油气企业必须在优化业务结构、强化战略性业务、剥离非核心资产和开拓新业务等方面迈出新的步伐。对没有发展潜力、投资回报率低、经营风险高的项目做出合理处置,从以扩大油气生产规模为中心转变到注重效益上来,提升资本管理能力,为形势好转后提高核心资产竞争力、扩大优质资产规模做好准备。

  三是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控。要构建更加完整的企业风险管控矩阵,根据不同情形和风险程度、概率,未雨绸缪,制定企业风险应对措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低油价是否会很快过去?

  主持人:近6成被调查者对油价回升表示乐观。不足10%的人认为油价将长期处于低位。低油价是否会很快过去?

  郭海涛:近期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叠加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要回答低油价是否会很快过去?一是油价低到了什么程度。不考虑其他能源替代因素,据BP数据,目前全球大约日消费石油1亿桶,全球GDP86万亿美元左右。以国际油价每桶20美元、40美元、60美元和80美元的水平估算,全球年度石油消费支出占全球GDP的比重分别在0.85%、1.7%、2.55%和3.4%。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一比重低于2%时石油价格都算是低油价,对应当前国际油价大约在每桶50美元的水平,目前每桶20美元左右的水平显然进入了超低油价的状态。

  二是低油价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我们以每桶40美元的油价水平为界,从公开报道来看,除了沙特等少数国家外,大部分国家的石油生产成本都在每桶30美元以上。这意味着每桶40美元的油价水平会导致大部分石油生产企业处在亏损状态,从而减少产量。2005年以来,国际油价低于每桶40美元的时间都非常短暂。

  三是油价回升到什么样的水平。油价在国际疫情得到控制和经济开始恢复之后,有望向每桶40美元的水平回归。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以前,市场处于强供给弱需求、消费者福利高而生产者获益少的状态,绝大多数石油企业效益会很低,日子非常艰难,尤其是对“石油财政”依赖严重的石油输出国。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国际石油市场将处于低油价状态,大部分石油企业将进入低收益、高风险的运行状态。

  低油价的新常态是把双刃剑,既是石油企业优胜劣汰、行业格局深刻变化的严峻挑

  “原本年前我们跟济南的陶瓷厂已经沟通完了LNG(液化天然气)点供的所有方案,但现在项目迟迟没有上,”3月26日,年前一直在河北、山东等地推广LNG点供项目的于田磊这样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国际油价的断崖式下跌打乱了很多人的节奏,相比LNG,于田磊说低油价为终端用户提供了一个更为经济的燃料选择,使得LNG推广的难度加大,这也是他的客户面对完备的方案却开始迟疑摇摆的原因所在。

  于田磊的经历仅是低油价所带来的影响在行业末梢的细微体现。在供应侧,对于低油价将带来的冲击的预期,无论是本土石油公司还是跨国油气企业的反应都更为迅速和强烈,下调全年资本开支成为首要选择。

  短时间内,包括壳牌、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英国石油在内的多家跨国油气企业均宣布削减2020年支出。

  3月25日晚间,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通过2019年全年业绩公布电话会表明将下调资本性开支及全年的产量目标。作为以油气生产为主的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则在3月26日晚间表示已经在应对低油价方面做了很多方案,正在逐步采取一系列措施。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许江风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以上游为主的中国石油公司在高油价期间盈利是很好的,但在低油价期间,不得不放弃储量与产量目标,不得不压缩国际化业务,减少上游资产规模,执行低成本战略。”

  在他看来,低成本战略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战略,最好是在高油价时期投资地下储气库或是原油储罐群,或者投资终端以及可再生能源,而非大量地进行资产并购或签订LNG长协,反观现在则是签订长协以及扫现货的比较好的时机,但库容空间是否充足还需仰赖前期的投资,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

  调低目标,回归本土

  有关油价市场预期普遍不高。

  中国石油方面即判断油价仍将在低位震荡。中国石油总裁段良伟称,如果世界经济和石油需求恢复增长,减产联盟再次达成协议,预计未来几年均价将上升至60~65美元/桶的区间,这也是国际上的普遍预测。若外部环境恶化,未来年均价也有可能在50~55美元/桶的区间震荡。

  中海油董事长汪东进认为当前的低油价是阶段性的,但当前低油价会持续三个月、六个月还是更长的时间确实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长期来看,保持在50~60美元/桶是相对正常的合理的水平,无论是国际油气生产商还是市场的消费能力都是相对能够接受的价格。

  对于国内油公司而言,尽管桶油操作成本一降再降,生产成本依旧承压。以中海油为例,桶油主要成本连续六年下降,2019年主要桶油成本同比下降2.0%至29.78美元/桶油当量。这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水平,但当前的国际油价仍在20~30元/桶区间震荡。3月26日,WTI原油期货报22.60美元/桶,下跌1.89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跌1.05美元/桶至26.34美元/桶。

  许江风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化战略需要弱化,中国的石油公司需要将精力更多地放在本土化之上,这一方面是从降低油气的对外依存度考虑的,另一方面国内的各项成本相比国外更低,再者就是有助于改善国内的就业问题。”

  这也是中海油今年的计划中的一部分。3月26日,汪东进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面对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目前公司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在调整和优化勘探开发的生产计划,包括资本性支出的压减,以及油气生产成本的进一步压减,另外对员工总量的严格控制,目前相比较而言海外的成本比国内更高,对海外采取的力度会更大。”

  具体在项目实施层面,国外的产量目标会有一定幅度的调减。中海油CEO徐可强表示,在追求效益产量的前提下,有些无效产量将会大幅调减,对于国内产量效益相对较好,主要通过降低递减来进一步提高产量。从大型项目上来看,国外的非作业者项目中海油目前正在跟作业者协商,作业者自身也大幅调减了投资、压缩工作进展,国内的项目则在按计划实施。

  在低油价下,油砂行业面临艰难时刻,成本和销售价存在很大的挑战,因而提高油砂附加值较为重要,中海油认为其在加拿大的油砂项目的改制厂需要尽快重启,通过提升附加值来平抑成本和售价之间的矛盾。

  根据中海油1月13日发布的全年战略指引,2020年净产量目标为520~530百万桶油当量,2021年和2022年,净产量目标分别为约555百万桶油当量和约590百万桶油当量。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人民币850-950亿元,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和其他资本支出预计分别占资本支出预算总额的约20%、58%、20%和2%。

  徐可强表示,目前随着国际油价的急剧下跌,公司管理层已经对2020年的预算指标作出大幅调整。但压减的具体数值,徐可强表示方案正在制定的过程中,且需报董事会批准,目前不便透露。“一定会调低资本性开始和净产量数值,在当前的情况下,如果油价长期保持低位,目前能做的是进一步的控制成本、降低成本。”

  他给出了大致的操作方案,即“从国内来看,严格控制投资、成本、产量递减以及员工总量;同时重点强化技术进步、生产指标、绩效考核和安全生产;此外要优化设计方案、生产组织运行,销售方案以及管理水平”。而对于国外,则是“重点加大对投资节奏和强度的控制,进一步优化海外的产量结构,增加效益产量,控制无效产量”等方面。

  中国石油方面也强调将更加突出效益开发,在3月26日晚间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并未像以往一样给出有关新一年的产量目标计划。公司管理层解释称:“油价断崖式下跌,受到冲击最大的是上游业务,我们将处理好产量和效益,当前和长远,应对低油价和保障能源安全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来安排今年的原油和天然气产量,优化产量结构。”

  拓展终端,绿色转型

  低油价情况下,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上游业务受到的冲击最大,中游炼化板块缺乏话语权,加之中国的炼油规模是过剩的,一般而言利润不会太厚,可以看到的变化是,利润正在向终端环节转移。许江风由此认为,终端市场控制战略是石油公司重要战略之一。

  许江风告诉经济观察报:“加油站就是一个平台,未来可以发展成为一套油气氢电综合动力燃料的加注网络,除此以外也可以开展便利店、洗车等附加的非油业务,需要看到的是中国石油公司具有很强的市场优势,背靠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作依托。”

  以中国石化为例,疫情期间,部分易捷便利店销售蔬菜、口罩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尽管目前尚不可知销售蔬菜是否会发展为常态化的举措,但中国石化对这部分非油业务的发展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在市场资源过剩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竞争能力的选择。根据中国石油2019年的三季报,截至去年9月30日,便利店总数为27343,相比上一年末总数增长0.31%。

  但也需要看到,在低油价情形之下,加油站之间的竞争,主营或民营加油站之间都更为焦灼。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戴田东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根据我们的数据模型测算,主营的汽油的理论利润大约在1773元/吨,0号柴油理论利润为543元/吨,对于山东地炼而言,92号汽油在2258元/吨,0号柴油在690元/吨左右的水平。

  据他了解,对于“两桶”油而言,加油站的优惠幅度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个别站点,会采取“点对点”的优惠方式,民营站多是从地炼进货,价格相对低,在缺乏品牌效应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采取价格直降的方式。以华北市场为例,民营加油站0号柴油的优惠幅度在0.3~1元,92号汽油的优惠区间在0.5~1元。

  再看天然气终端业务,此前在天然气管道板块盈利贡献最大的管输部分面临剥离的预期之下,中国石油已经在终端领域大幅度的“开疆拓土”,而今年叠加低油价的情形,提升自有终端规模的力度料将进一步加大。

  于田磊告诉记者:“今年LNG点供的推广在低油价的情况下十分不利,可以看出低油价对于天然气消费的挤压,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很有可能难以为继,昆仑能源或许在今年还有加大收购的力度。”

  在3月26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副总裁凌霄表示,将进一步优化天然气的产业链,加大终端市场的开发力度,扩大自有终端的规模,不断提升自有终端的销售比重。“用终端的回报对冲批发环节可能的亏损,完成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回报。”

  而在绿色转型方面,可以看到的趋势之一是国内的石油公司将综合性能源公司作为转型的方向且持续加码。中海油在海上风电领域积极探索,中国石油则将在今年重点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地热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和能力建设。

  据中国石油董事长戴厚良介绍,中国石油一直关注新能源的发展,近年来一直在组织专项工作组来跟踪这些方面的技术进展,也做了有利的试点。今年继续加大光伏发电和风能的规模。氢能、储能的探索和研究也在进行中。同时在生物质能源方面,对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方面也在做积极的探索。

  他进一步透露,“十四五”期间,在做好油气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将启动新能源专项规划等工作,积极推动化石能源与新能源等全面融合发展的清洁低碳的生态圈,为向综合性能源公司发展奠定基础。“油价暴跌,利润降低,可以倒逼石油公司加入能源转型队伍,推动执行低碳绿色战略。”许江风表示。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baogaozongjie/3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