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mengfu.com--实践报告】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总揽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概括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现在发展阶段的成就与经验,深刻分析了当代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新任务,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得益于全面改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贫困学生资助和广东教育“创强争先”等政策的实施,教育步入公平发展、健康发展和提升质量的新阶段。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觉到习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标新立异,远瞩高瞻、涉及面广、蕴含丰富,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可循之路。记忆最为深刻的是“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我们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句话语最为真切现实。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打造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不是泛泛空谈,是求真务实的具体表现。我们的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的基础动手能力,又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挖掘培养奠定基础。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时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以“虚心学、主动想、用心做、常反思、勤改进”的务实作风,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工作管理,促进教育内涵发展,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切实巩固提高“五大”创建成果(社区、20条底线、均衡发展、教育创先、强镇复评),扎实推进各项中心工作的实施,做好本职工作,为加快自治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

  一、教育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记”。作为一名具有18年教龄的大学教师,我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始终积极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汲取新鲜的教育思想,并将坚定的政治理想信念贯穿到本职工作中去。

  二、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教育事业是一个长远大计,教育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应当注重,不仅教会学生们知识、学习方法;而且应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加强学生的思想修养。

  三、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配合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坚持教育教学创新,开设创新课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坚持教育教学课程建设与国家发展、学生期待高度契合。

  四、坚持健康第一、致力美育。我是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文艺美学方向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10多年,十几年间,我目睹了从“美学的寥落”到国家的大力提倡,美学渗透于生活之中,我深感欣慰,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探究,以有限的生命历程追求无限的教育生涯,构建学生和谐健康的人格,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五、教育事业是百年大计,教育强则国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应当具有全局意识,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立足具体情况,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革课程,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继续努力。

  六、坚持课程思政、立足教书育人。思想理论的学习,都要落实在具体的工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的学习,都要落实在具体的本职工作中,落实在教书育人中。

  七、大学阶段的教育是青少年的重要阶段,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扶持学生走好大学道路,留下人生阶段光彩的一页。

  八、安心从教、热心从教,教育事业是一个长远的事业,在“国之大计、党之大记”的整体教育事业中,我愿崇德博学、勤勉敬业、终身学习,开拓创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心得体会

  2018年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基本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大会召开后,在全国上下激起了强烈的反响,开展了深入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活动,在这过程中,听了之前很多同行的发言,我也很有收获和体会,现与大家交流探讨。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的问题。这排在第一位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明确地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的方向是什么,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什么?从幼儿园到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我们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人才,很清晰,素质教育一定要取代目前的应试教育,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遵循教育规律,坚持改革创新,这是我的第一个体会。那么因应素质教育,作为高校,如何建立完善新的培养和考核体系是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德”的重要地位。对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是立德。立德才能树人,这是立足我国的国情,与几千年的教育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回到两千多年前,在孔子教育学生的四门学科,叫“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这就是修学的顺序,没有德这个基础,“才”越大,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因此,我们培养必须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为国家所用,愿意为国家付出、有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实现,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立德树人,如何评判成效?

  第三,对体育的重视。我认为,这里提到的“体”,体育,不单指爱好某种运动项目,而是指体魄,通过体育运动,铸造有强健的身体,完整的人格和体育精神的人。更快、更高、更强是体育精神的一部分,我认为,体育精神还应该是尊重,对规则、对手的、结果和裁判的尊重;勇气,挑战自己和挑战强大对手的信心和勇气;应变能力,应对不同环境、身体、心理压力等状况时的调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奉献,凝心聚气,团队精神。有强健身体和完整人格的人,是实现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

  我们学校明确提出爱体育懂艺术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是否可以思考如何形成广州大学的品牌体育项目(如牛津、剑桥的划艇大赛),通过一个项目形成影响力,凝聚人心人气,最终形成文化?这次本科水平评估后专家提出,爱体育懂艺术如何体现,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是否可以把攀岩活动作为一个突破口,成立学校的攀岩队(南方学生居多,身材适中,动作敏捷),把攀岩运动作为我校大众普及的特色运动项目,在这个基础上建立高水平运动队。我们有很多场地可以利用,如图书馆主楼副楼之间的空地利用建筑立面和立柱,行政西、东等都有不少空间高度足够的架空层、我们的校训塔等等,对攀岩场地的建设有很多便利条件(攀岩只是个人的建议,有待大家论证,看是否还有更好的更适合广大的选择)。几年前在做广州市某体育技术学院的校园环境设计时和他们的老师交流,他们谈了去德国汉堡参观体育学院的感受,给我印象深刻,他们说在校园、场馆中充满艺术氛围,学生阳光有修养,完全改变他们对体育生原有的印象。我们常说:形神兼备,表里如一,我们能否先从体育生的着装入手,去改变我们现有对体育生短裤背心四肢发达不太注重文明礼仪的印象,其实每项体育运动都有自己的礼仪,非常注重仪式感。除了专业课,夏天上文化课时统一的西装短裤、运动鞋和T恤,冬天相对正式的西服,这样的一群体育生,阳光帅气,体型挺拔,着装得体,走在校园一定是校园一景。说道懂艺术,除了前面同行们谈到的校园环境的改造、增加艺术欣赏类的公共课选修课等,我们的课间铃声是否可以是世界著名的经典乐曲轮放,我们能否让师生设计一套广州大学的文化产品(类似企业的标识系统中的拓展设计,如礼品、纪念品、实用品等,这是广州大学的文化推广)?这也是有品质校园环境加分的一部分,这也是艺术熏陶的载体。

  最后是劳。劳动光荣,劳动创造一切,这里的劳动不应该单指体力劳动,还有创造、创新必备的动手能力,是知行合一中的行,“行”,行动,不停止;是行动力,所有的思想创意必须通过行动来实现。习总书记在这个问题是看的非常透彻的。第一批独生子女的小孩已开始进入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这些小孩的共同特点是在两辈人精心呵护下、适逢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在良好的生活条件下长大的,这种状态的小孩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他们的生活习惯,对劳动的态度和认识对党的事业,国家民族的复兴的影响是深远的,因此把劳动作为全面综合素质的一部分重新提出来是具有战略眼光和深远意义的。

  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德才兼备、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爱体育、懂艺术,能力发展性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我们的学风是:“专通相融,崇实崇真”,我们提倡学生有三气:“心气、志气、勇气”,我觉得与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是吻合,方向、目标是正确的。

  以上是自己学习的一点体会,供交流探讨,不全之处请批评指正。

本文来源:http://www.cnmengfu.com/baogaozongjie/42335.html